○ 麻江县谷硐中学 刘少娟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随着课改的持续深入,新课标对初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语音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他们后续的英语学习进度。农村初中学生由于缺乏城市学校的优越教学条件,在英语语音教学上存在着先天性的缺陷,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语音困境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在英语教育教学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村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问题,值得英语教师深入探讨。
一、当前农村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困境分析
(一)基础薄弱导致小初衔接困难
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第二语言学习越早,语音习惯就越容易建立。由于多种原因,农村的小学生在语音学习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从初中学习的表现来看,学生在语音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没有养成“听出”“说出”“拼出”英语的习惯。当地学生在说英语时带有明显的地方方言口音,唱读或拖音现象严重。学生语音知识缺乏,一些学生往往在英语词句上方标记汉字来加以朗读。
(二) 硬件条件落后导致学习资源稀缺
城乡初中英语语音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数字鸿沟”。城市学校依托网络资源开展标准语音教学和练习已经进入日常化,可是在大多数农村初中普及程度还不高,这为农村学生学习英语带来一定难度。
(三) 师资力量薄弱,导致教学能力欠缺
英语教师语言教学方式取决于教师本人学习语言的经验。 农村地区初中学生很难从教师之外获得语音学习资源, 如果教师自身英语语音能力有限,必然导致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上遭遇困境。最后,教育协同差异导致学习效能不高。英语学习是一个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听说读写四种能力需要协同培养。农村地区整体教育环境的制约,导致学生在学习、训练和获得标准化语音的心理结构和能力培养上受到限制。这一限制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显露得更为明显。
(四) 语音教学重视不够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因为语音教学不是中考内容,教师往往把课堂时间和精力用于强调考试的重点词、短语和语句等方面,而语音教学却“走过场”,甚至被忽略。语音教学花的时间少,学生语音训练缺乏,语言技能进步自然慢,或者学成了“哑巴英语”。学生学英语单一靠死记硬背、靠拼写,而不是靠读音来记忆单词,记不住单词发音就靠注音或干脆用汉字来读,自然就不伦不类,别人听不懂,自己也念不像。
(五) 社会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发音器官逐渐定型,他们慢慢适应了母语的发音。这样,小孩到了初中阶段已经使用母语或方言十几年了, 由于受母语的强大影响,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与汉语发音不同的音素时,难以转变发音习惯,就会带有母语或方言音素,结果自然影响了英语的朗读和交流。
二、农村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策略
(一)立足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教法改革
在教育评价标准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初中英语语音教学面临着教学质量提升的挑战和压力。农村初中语音教学成效的提升,核心在课堂,关键在教师。课堂教学是初中英语学习的核心环节,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和提高技能的主要阵地,更是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主要场所。因此,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从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更新、教学评价多样化等方面,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二)教师以身作则,重视语音教学
从许多农村初中来看,英语语音教学之所以水平不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轻视语音教学,导致学生语音能力弱,从而影响整个英语教学效果。为此,初中英语教师要从学生长远发展的高度重视语音教学,首先从提升自身语音能力做起,不断提高语音示范的标准程度和表达水平,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仿样板;其次,教师要认真讲解英语语音拼读规则和语言规律。针对学生的语音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将拼读规则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学生,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记忆英语音标,对一些常见字母组合进行归纳,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好英语语音的拼读方法。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增加语音示范和练习强度、频率,切实加大学生练习量;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堂问答的机会,有效增加学生语音练习量。
(三)以音标为基础,建立阶梯式语音能力
在提升英语路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农村初中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实际,将音标发音标准化练习贯彻到学生英语学习的全过程,探索建立从音标到字母,再到单词、短句,最后到课文、对话的语音能力提升路径。特别是针对刚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核心任务是音标和字母发音练习。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跟读的方式,逐个解决音标发音的标准化难题。在音标发音问题解决后,再进行字母和单词练习。特别是根据本地区方言特点,教师可以设计特殊音标和字母的专项练习。比如针对一些学生的鼻音和擦音的发音,如:/m/ /n/ /[~公式~]/ /f/ /v/ /s/ /z/ /θ/ /ð/ ,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多次反复练习。
(四)以课文为抓手,推动学生语音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日常交流语言环境相对较弱、 英语读物相对稀缺的情况下,农村初中学生英语语音能力的提升,核心依托是课文。为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设计中,在课文朗读环节通过加大练习量、强化长难句、朗读形式创新等方式,有效提升学生语音练习的有效性。在课文语音训练环节,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多,如通过“导——仿——评” 的语音模仿学习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通过“主题——角色——场景”的语音模拟应用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通过“听——练——说——演”的整体建构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还要利用课文或短文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定时定量地从英语课本中选择恰当而具有训练价值的英语素材,通过大量、反复的训练,学生将逐步建立起正确的语感,学生也因此对英语学习不断产生兴趣,不知不觉提升自己的英语成绩。
(五)加大教育投入,推动教学设施更新换代
不断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推动农村初中教学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势在必行。特别是根据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需要,按照学生比例建设语音室、多媒体教学设备等。通过硬件条件的改善,为学生开展英语语音学习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
总而言之,对于农村初中英语语音教学而言,教师是关键,课堂质量是核心,硬件条件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无论采取怎样的策略,作为教师都必须清晰认识到英语语音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口头表达,并具有标音、辨音、正音的能力。教师必须根据校情学情,深入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找到切合学生英语语音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和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