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讯员 赵华甫 胡英凯
苗岭山下,清水江与南皋河的交汇处,有一个美丽的苗寨——卡乌。站在横跨清水江上的卡乌大桥向西望去,只见清水江两岸,那充满沧桑岁月的一色青瓦木房,一栋挨着一栋,依山傍水,倒映在青翠碧绿的清水江上,格外亮丽。
卡乌是麻江县宣威镇所辖的一个村。该村位于麻江县东南部,宣威镇东部,距县城43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2.5公里。这里地处凯里、麻江、丹寨三县市交界,距下司古镇15公里,距丹寨县南皋石桥古法造纸文化传承中心5公里。卡乌村交通便捷,通村公路连接佛山大道、司辰公路,15分钟能上沪昆高速凯里西站、余安高速兴仁站、都香高速甲树站。卡乌村有大寨、小寨、塘边、大坪四个自然寨,有文、罗、李、张、田、龙、王、熊、金等13个姓氏。全村234户,1058人,苗族人口占85%以上,是麻江境内四十里苗岭清江沿岸二十个连片苗寨的核心大寨之一。
卡乌,苗族古语称之为“卡凹”或“卡欧”。“卡”为苗语对仫佬人的称呼,“凹”“欧”均为苗语的水或河流之意,“卡凹”或“卡欧”意为仫佬人的河。按卡乌二字的苗语之意,说明如今卡乌苗族先民迁居此地之前,早有仫佬人在此定居。据《招捕录》《大元一统志》等史料记载,仫佬族人在麻江县居住历史已有700多年,结合卡乌作为元明清三代商贸码头和卡乌村文姓人家定居于此30多辈人的史实推算,卡乌建寨至少700年以上,苗族迁居达600年以上。
流经卡乌村的这段清水江河道,平缓流淌,正好是天然的龙舟赛道。风靡全国龙舟赛场上,来自卡乌村的龙舟队员,一度作为麻江县龙舟队的中坚力量,在全国多个赛场上乘风破浪,勇夺冠桂。
卡乌村的苗族属于嘎闹支系。嘎闹苗族歌舞风情浓郁。村里的男女老幼大多能歌善舞,逢年过节开展铜鼓祭祀、吹芦笙、唱苗歌、跳鼓舞、芦笙舞、板凳舞、斗牛、赛龙舟、斗鸟等传统活动。
每年农历二月头个亥日开始举行一年一度的祭鼓节,凯里、黄平、雷山、台江、丹寨等周边县市苗族同胞纷纷盛装赶来与县内各族群众共同活动,规模达万人以上,热闹非凡。
寨子里的苗族盛装服饰五颜六色,栩栩如生,精美绝伦。这些服饰再配上银饰,更显华贵慷慨。这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麻江县苗族织锦的重要传承地,靛染、织锦、刺绣、服饰制作等传统技艺传承完整,作品精美,独具特色。
卡乌村的苗族祭鼓仪轨保存完整。祭鼓时,只见会场中间,悬挂着一面铜鼓,二人在两边击鼓,盛装的苗族姑娘和妇女围成一个大圆圈,顺着鼓点踩鼓跳鼓,规模宏大,场面壮观。看到这样的情景,让人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
晚上,在卡乌苗族人家里做客,他们热情慷慨,把自家的原生态美酒——红薯酒款待客人。三碗过后,有些酒意时,他们便不约而同唱起苗歌,向客人敬酒,献苗带。那歌声清脆动人,那歌意非常动情。这时,只有歌声和笑声。这场面不得不让人把整个身心都沉浸于其中。吃饱喝足后,主人就地在自家院子里吹起了芦笙。寨邻老幼听到悦耳的笙曲纷纷聚拢而来,踏歌起舞。顿时,整个苗寨沸腾了……
卡乌村总面积9.7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8108.25亩,耕地面积2462.4亩,海拔为640-660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度大。卡乌村一带水源微量元素含量丰富,PH值为7.28,偏碱性。土壤富含锌、硒、铜、镍、铬、镉等10种微量元素,锌、硒元素含量比一般地区稍高,适合种植柑橘。
在乡村振兴中,该村的主导产业为菊花、蓝莓、柑橘、林下中药材白及等。卡乌村的山上山下,漫山遍野都是柑橘林。春季,当万物复苏之际,柑橘树也抽出柔软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树上开满了白色的小花,吸引了成群结队的蜜蜂在花间飞舞,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秋季,柑橘熟了,满山遍野的柑橘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红彤彤的橘子,像一个个小灯笼。风儿轻轻一吹,金黄色中夹杂着青绿十分惹眼,像一幅会流动的油画。果农们满怀丰收的欢跃,一边唱着苗歌,一边开心采摘。一筐筐新鲜的果子便送上了卡车,运往四面八方。
卡乌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大米、玉米、黄豆、花生、西瓜、蓝莓、小麦、柑橘等作物。卡乌村按照“宜花则花,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原则,2015年9月建设卡乌“药谷江村”后,将村内长冲的部分柑橘园和低产土地改良建成了400多亩的集观赏、药用为一体的菊花谷。2016年10月15日,卡乌村 400多亩菊花园里,一大片一大片的菊花争奇斗艳、姹紫嫣红,宛如梦幻的童话世界,人们走在菊花园里,仿佛在画中游。当天上午,第一届麻江·药谷江村品菊季活动在这里举行,活动将持续到11月15日。在开幕式上,还穿插了旗袍秀、太极拳等表演,演绎了一场旗袍秀与菊花园的完美邂逅。游客在欣赏节目的同时,还可以观赏田野菊海、游览菊海幻阵、品味菊花茶等。到2023年已连续举行了八届品菊季,吸引了周边和省内外的游客前来观赏,年均接待游客超过60万人次。卡乌菊花园已成了当地一块亮丽的旅游名片。
此外,卡乌村境内还有巧夺天工的金流溶洞,有奇竣天险的清水江一线天。山乡水韵的卡乌村,是一块乡村旅游的处女地,是一个猎险探奇的新天地。
行走在卡乌村干净整洁的村道巷陌,或是独坐在卡乌清水江边的古老码头上,卡乌村留给人们的印象都是风景优美、民风淳朴。
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今天,卡乌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围绕“农、文、旅、康、体、医”主题,以柑橘、观赏菊和饮用菊为产业,以林下中药材和苗医苗药等为依托,构建以“康养·民俗·乡村旅游”为核心目标的“农、文、旅、康、体、医”融合发展模式,把卡乌村打造成为贵州山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生态可持续发展样本。2021年7月,通过省级评审,卡乌村成为贵州省第一批“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创建村。该村还荣获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贵州省少数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