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浅谈红色资源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 2025年07月02日

□ 肖祥忠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中强调:“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斗争历程的见证,承载着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笔者经过认真分析认为,要加大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力度,并在开发利用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好红色资源的作用,主要要在以下八个方面抓好落实。

组建红色资源领导机构。各级成立红色资源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建议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宣传、地方史志、发改、文体广电旅游、民政、文物管理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人员具体办公,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扎实做好红色资源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工作。建立红色资源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明确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协调红色资源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各成员单位充分履行职责,主动承担相关工作,协作互动、密切配合,形成领导重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明确红色资源定义范围。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形成的具有历史价值、教育意义、纪念意义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红色资源主要包括:重要旧址、遗址、遗迹、纪念设施或场所,重要档案、文献、声像、照片资料,英烈模范人物和集体形象、事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艺作品、口述历史、红色地名,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和非遗代表性项目及数字化的档案、成果、数据信息等。

编制红色资源规划方案。根据当地红色资源分布及特点,邀请上级有关专家指导,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编制《红色资源保护传承规划与开发利用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保护重点、保护措施及开发利用细则。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打造集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一体化基地,展示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生动再现革命先驱动人事迹,让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牢记初心使命,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让青少年发扬光荣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立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广大群众厚植家国情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积极参与或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挖掘红色资源文化内涵。在当地档案馆(必要时到毗邻县市档案馆)查阅红色资源历史档案,了解红色历史的背景和过程,寻找红色文化的闪光点,提炼红色资源人文精神,增强红色资源的感染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组织人员深入乡镇村组调查研究,走访老战士或知情人,收集革命历史、革命精神、革命故事资料,写入地方党史基本著作,发挥存史资政育人作用。采取口述史或资料征集等方式,采访老一辈革命者和见证者,记录他们的回忆和见闻,讲好红色资源文化故事。开展红色资源专题研究,整理一批红色资源文史资料,叫响红色资源文化品牌,实现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有效结合。

出台红色资源保护办法。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对不同的红色资源制定不同的保护办法。对不可移动红色资源,实行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相统一,最大限度保持其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对可移动红色物质资源,实行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相结合,确保原真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对红色非物质资源,注重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采取活化措施防止灭失。有关部门主动承担红色资源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责任,完善系列规章制度,建立红色资源分类名录和数据库,实行分级分类动态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法打击违规违法现象和行为,确保各类红色资源完好无损。

拓宽红色资源融金渠道。积极编制申报红色资源项目,报送有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争取上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补助、红色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红色资源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财政部门设立红色资源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专项经费,每年实行专款专用,加快修建、修复、修缮有重要意义的场馆,尽快释放红色资源潜能价值。改变单纯依靠财政投资现状,构建多元融资机制,釆取“PPP”等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开发红色资源。开展跨区域合作或协作,开发利用红色资源,依托多个红色景点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共享客流和品牌效应。

创新红色资源宣传方式。强化红色资源对外宣传,绘制县域红色文化手绘版、电子版地图,标明红色资源简介,扫描二维码可供网上浏览。编写出版大众红色文化经典读物,塑造触及人灵魂的红色经典作品,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汲取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媒体开辟红色资源专栏,介绍当地红色资源的基本情况,讲解当地红色资源的独特魅力,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改变传统简单模式,丰富传播手段,在以橱窗展示、静态观光、图片文字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声、光、电等技术,展示红色资源丰厚的文化底蕴,增强红色资源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加快红色资源开发利用。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红色资源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面抓好红色资源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工作,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发挥红色资源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功能。加快红色资源地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打通与附近自然景区景点的交通道路,推出一日游或多日游精品线路,让参观者在接受红色教育的同时,共享大自然的旖旎风光。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探索“红色+生态”“红色+康养”等复合型旅游模式,提升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附加值,促进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作者单位:岑巩县地方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