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黄平救援队队员在榕江县清理淤泥
○ 通讯员 陈孝新
洪水退去,家园重建刻不容缓。在榕江这片受灾的土地上,一支来自黄平县的救援队伍,用铁锹铲出希望,以汗水浇灌新生,书写着抗洪救灾的动人篇章。
闻“汛”而动 星夜驰援
近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榕江县遭遇严重洪涝灾害。三条河流交汇的特殊地理位置,让城区街道瞬间被厚重淤泥层层覆盖,宛如一片泥泞的荒原,当地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遭受重创。6月25日,黄平县救援队接到车寨社区片区清淤任务后,迅速响应、紧急部署,第一时间调配214名救援力量,带着专业设备和满腔热忱,奔赴榕江抗洪救灾一线,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清淤攻坚战正式打响。
攻坚克难 昼夜鏖战
抵达车寨社区,眼前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淤泥深可没踝,散发着刺鼻的腐臭,每一步前行都无比艰难。但黄平救援队队员们没有丝毫退缩,迅速化整为零,分成多个战斗小组,按照“先主路后小巷、先清淤后消杀”的科学方案,有条不紊地投入工作。
队员们手持铁锹、扫帚等工具,与铲车等机械设备紧密配合,采取分阶段作业的方式,全力推进清淤进度。6月26日深夜,榕江县东滨江1号路段清淤现场依旧灯火通明,救援队员们挑灯夜战,发起总攻。淤泥沉重如铅,每一次铲起都要耗费巨大体力,长时间弯腰作业,让队员们腰酸背痛、手臂麻木。然而,汗水湿透衣衫,他们无暇顾及;身体疲惫不堪,他们咬牙坚持。面对洪水冲刷后深埋在淤泥中的杂物,队员们只能徒手一点点抠出;在大型设备无法施展的狭窄小巷,大家凭借人力一寸寸清理。
6月28日,榕江二次洪峰过境,救援队员们立即放下手中的清淤工作,迅速将车寨社区400余名群众全部安全撤离。洪峰退去,顾不上休息,他们又马不停蹄地重返清淤战场,争分夺秒恢复清淤进度。经过4天4夜的连续奋战,6月29日,车寨社区片区清淤任务终于圆满完成。曾经被淤泥吞噬的街道重焕生机,整洁的路面、干净的街巷,见证着救援队员们的努力与付出。
轻伤不下火线 诠释责任担当
在这场清淤攻坚战中,涌现出许多令人感动的身影。陶武勇,这位坚强的黄平救援队队员,在清淤过程中不慎被淤泥中的杂物划伤脚,鲜血染红鞋袜。简单包扎处理后,他毅然重返岗位:“这点伤不算什么,现在正是人手紧缺的时候,我绝不能掉链子!”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即便脚伤未愈,走路一瘸一拐,他依然紧握铁锹,吃力地铲着淤泥,每一次用力都伴随着身体的微微颤抖,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眼神却始终坚定如铁。
上塘镇的杨威,在6月29日的清淤行动中,膝盖不幸被垃圾重物压伤。受伤后的他行动极为不便,但隔天,他又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新的清淤现场,手中的工具从未停歇,坚定的身影成为清淤现场一道动人的风景。纸房乡的杨学军,因长时间高强度作业,早已发烧,身体极度不适。可他依然坚守岗位,脸色苍白、脚步虚浮,却语气坚定:“轻伤不下火线,榕江现在需要我们,这点小困难不算啥!”
携手同心 共渡难关
黄平救援队队员们争分夺秒、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榕江当地群众。大家纷纷自发行动起来,为救援队员送水、送食物,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着敬意与感激。车寨社区二村的张倩感慨道:“这次洪灾是我40年来见过最大的一次,感谢黄平县救援队,让我们在灾难面前感受到了温暖与力量!”
6月30日,完成车寨社区任务的救援队员们来不及休整,再度集结,奔赴新的指定区域。队员代长江信心满满地说:“听从指挥,继续清淤!我们有信心完成任务!榕江,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