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1月05日

养猪圆我致富梦

—— 记雷山县西江镇脚尧村致富带头人吴先炳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天英 实习记者 杨秀钧 通讯员 张希才

“十年前,我到麻江下司购买红、黄、黑毛‘杂交野猪似’的三头母猪和一头种猪‘起家’,现在圆了我的‘致富梦’,年均也有20多万元的纯收入,使我家走上了小康幸福之路”。这是近日在雷山县西江镇脚尧村采访时,吴先炳开心地告诉我们。

今年54岁的吴先炳是脚尧村村委会主任,他勤劳能干,是当地养殖本地黑毛猪奔富的第一人。

故事得从2009年说起。当时,吴先炳心想,脚尧村海拔高,春夏季节仅有茶叶收入,而秋冬季节没有什么收入,自家有36亩茶园地,还需要钱买大量的农家肥施放……一家人最后商量决定,创办养殖场,既有农家肥施放茶园提升效益,又增加经济收入!

说干就干。吴先炳在村边修建了一栋占地面积350平方米养殖场,隔成24个猪圈。基地内设有防疫室、保管室、办公室,锅炉煮猪食房等。

2010年年初,吴先炳到丹寨县乡下花了17600元购买红、黄、黑毛“杂交野猪似”的三头已孕母猪和一头种猪进场,就这样创办了脚尧村第一家生态养殖场。经过精心喂养,当年这3头母猪生有21头小猪留下喂养。由于这3头母猪发展缓慢,致使价格高销路不是很好,但他也一直没有放弃。

直到2015年,吴先炳转为养殖黑毛香猪。为了适应山区海拔高的饲养成活率高,经县畜牧部门技师的介绍,他到毕节市一家地处2300米海拔的猪场引进30头黑毛母猪来饲养。

利用自家的10亩责任地进行轮作,春夏季节种植土豆等农作物,秋冬时节种植蔬菜萝卜,按原生态养殖标准进行饲养。到2016年底发展仔猪达500头,当年出售仔猪纯收入达20万元。

10余年来,吴先炳不论市场仔猪价格高低,他坚持喂养生猪不间断。2017年,还聘请自该镇北建村年近50岁的贫困人员曾新发长期在猪场负责种蔬菜、割草等杂工至今,包食宿、工资3万元左右。

“我饲养的黑毛仔猪优良品种,深受养殖户的青睐,我这些仔猪从来不运到市场卖,本县的望丰乡、西江镇等各村寨养殖户前来这里购买,有车的买猪户各运出去,没有车的购猪户我直接帮他们运猪到家去,仔猪供不应求,每头仔猪平均售价1300多元。”吴先炳告诉记者,2020年共出栏仔猪210头,纯收入27万元,加上茶叶和其他收入11万元共计38万元。全家6口人,人均纯收入6.33万元。

在吴先炳“金种子”的带动下,目前脚尧村有五家创办了养殖场,其中,两户创办黑毛猪养殖场,有三户创办养鱼场。村里除了几户长期在县城创办茶叶加工企业外,其余的30多户家家都喂养2一3头肥猪,既是逢年过节有猪杀,又积制农家肥投放茶园地的“双好处”。

在采访结束时,记者问吴先炳今后打算时,他满怀信心地说:“我要扩大养殖黑毛猪规模,从2021年起要养2一3头公猪、30头母猪,按每头每年产猪崽两批,年可出栏仔猪500头左右,以每头最低售价1000元计算,年总收入要达到50万元以上,除了成本外,要纯收入达30万元以上。”

--> 2021-01-05 —— 记雷山县西江镇脚尧村致富带头人吴先炳 1 1 黔东南日报 c150442.html 1 养猪圆我致富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