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1月06日

远口镇: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村民正在葡萄园进行剪枝绑枝

本报讯(通讯员 王岩弟 杨俊 龙倩) 连日来,冷风阵阵寒意浓,然而在远口镇清云村产业园蛋鸡养殖场内,却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几位村民正干劲十足地搬运着鸡饲料。

“我不仅是这个养殖场的员工,还是这里的‘股东’呢!”清云村村民杨宗耀乐呵呵地说。

清云村党支部书记杨宏广指着眼前的山头,一脸笑容地告诉笔者:“这一大片山坡都是我们村的产业园。”杨宏广是清云村产业园种养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谈起创建村级产业园,感受颇深。他说,前些年,清云村没有什么产业支撑,年轻人都外出务工,有些田土都长满了草,即便在家也是只发展一些传统农业为主,市场小,效益并不高。

清云村依水而居,依水而生,原生态环境如世外桃源,然而这里村穷民困,是全县出了名的“空壳村”,全村302户1174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34户540人,几乎占到总人口的五成。

村“两委”集思广益,积极谋划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土地流转等,以党建为抓手,创建清云村产业园,连片开发,通过“长短结合”的发展模式,短期种植西瓜和西红柿,长期种植红心蜜柚、青脆李等精品水果,通过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激活了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走近产业园蛋鸡养殖场,只见一幅“兴产业奔富裕铭记党恩,抓机遇谋发展不忘乡情”的对联,贴在大门枋两侧。杨宏广告诉笔者:“清云村世世代代贫困度日,有了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的惠民政策,才有今天农业产业的发展,才有村民幸福生活。”

站在山头,放眼远去,蜿蜒的产业路如玉带环绕山间,构成产业与交通融合的扶贫美丽图景,产业园内更让人惊喜不断,山顶上建有全镇最大的蛋鸡养殖场,山间和山下建有鸡鸭养殖场,路的两旁种植着葡萄、青脆李、沙糖橘等精品水果,形成连片发展的产业经济带。

据了解,2020年4月,清云村借助移民后扶持资金以及扶贫资金等,在产业园内又发展蛋鸡养殖,成立天柱县康程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并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利益联结贫困户90户,带动10余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同时,通过“订单收购”的模式,与湖南怀化海大蛋品交易战略合作中心签订收购协议,建立蛋品收购长效机制。

与蛋鸡养殖场一山之隔的葡萄种植基地,几名村民正忙着在给葡萄剪枝、绑枝,果园内笑声朗朗,一派繁忙景象。杨宏广介绍,该葡萄种植基地主要种植高山葡萄,仅2019年葡萄产量达20万斤,收入20多万元,带动长期就业6人,高峰期每天用工20余人。

清云村发展种养产业让贫困户实现脱贫,增强了杨宏广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信心。今后,他继续将发展种养业作为突破口,着力乡村振兴,开拓村民共同富裕之路。

--> 2021-01-06 远口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150546.html 1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