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吴忠寿) 近日,笔者走进黄平县旧州镇川心村,一排排设施齐全的蔬菜大棚鳞次栉比,格外醒目。村民们正鼓足干劲采摘、装框、运输着各类时令蔬菜。
2020年10月,由省、州农业农村、扶贫、科技、财政两级八部门整合各类扶贫资金1100万元扶持,企业自筹790万元建成的黄平县野蔬菜基地落地该县旧州镇川心村,目前该基地流转土地近1700亩,由黔东南六源鲜绿色餐饮管理服务公司负责实施运营,随着野蔬菜基地在设施配套和规模上扩大,这里将成为助推农民稳定增收的一个特色产业。
“平均每天有30个村民妇女来务工,多的时候达120人,工资按小时支付,每小时10元,冬季时间短,每天有8个小时,收入80元,夏天做10个小时,每天得100元。”川心村建档立卡户村民妇女潘世英说。
黔东南六源鲜绿色餐饮管理服务公司野蔬菜基地培育种植将采用“公司+村支部+农户”运行模式,公司实行“三包”即:包育苗、包技术、包销售,村党支部负责随时组织村民到基地整地、移栽、除草等务工,按时按月支付村民务工工资。
“村民妇女雷安碧,从去年6月份起就到野蔬菜基地务工,月收入2500至2800元,年收入达3万元,通过务工实现了脱贫。”川心村党总支书记袁正华说。
据了解,川心村327户建档户中有308户参与务工,加上全村从事养鱼、养鸡、养牛及特种养殖等10多个合作社,直接带动川心和周边村45岁到70岁的农村妇女、留守老人等1400多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旧州镇党委书记潘开举告诉笔者,随着春节的来临,2021年1月,野蔬菜基地将迎来蔬菜采摘的高峰期,预计到时用工每天达50至60人,村民人均月务工收入在2500-2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