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1月07日

完善社保体系 托起美好生活

—— 岑巩县“十三五”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综述

○ 通讯员 杨元彬

“十三五”以来,岑巩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以“民生为本、服务至上”的工作思路,全力促就业、强保障、聚人才、惠民生,始终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向全县人民群众递交了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不断充实细化政策项目,畅通政策落实渠道,全面落实就业优惠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帮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落实各项就业援助补贴1820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金额4883万元。对120名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免费进行创业培训,扶持自主创业,为他们量身定制创业援助计划,开展“一对一”创业指导和分类创业服务,推荐一个创业项目,帮助办理一笔小额担保贷款,90名高校毕业生实现了自主创业,落实大学生创业补贴19.3万元。

针对未就业贫困劳动力,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统筹护林员岗位、东西部资金开发的保洁员岗位、就业援助补贴岗位安置,带动全县就业6739人。通过“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关爱农民工服务”和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月”等招聘活动,组织县属2000家次企业参加各类招聘会等50余场次,提供就业岗位累计约4.5万个,帮助全县3万余人实现就业。

加强就业扶贫扶持力度,提高劳务输出带动就业。千方百计挖掘就业岗位,建立岗位信息库,积极引导鼓励未就业人员到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合作社等实现就近就地就业2541人,其中贫困劳动力604人。通过“组织老员工返岗一批、岗位推荐集中输出一批、就地就近就业一批”,发送“直通车”193班次,通过专列、专车集中输送6168人到广东、浙江、福建返岗就业和求职就业,以及通过“现代学徒制订单班”模式,有力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实现订单班招生60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26名。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

加快实现贫困人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应发尽发,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对年满60周岁、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贫困老人,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截至目前,全县已有696名贫困人员享受此项政策,达到领取待遇年龄直接发放待遇,根据县扶贫办最新数据和民政最新数据对比,达到条件的年满60岁以上的贫困老人实现应发尽发。

积极落实疫情期间各项社保惠企政策。2020年继续执行降低社保费率政策,通过降低社保费率减轻参保单位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全县减免参保企业社会保险费685户1.1万人,减免金额共计1626.97万元。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快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十三五”以来,全县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3696万人、2.8370万人(2018年底)、5.4239万人、1.5139万人、2.0735万人(2018年底),征缴基金分别为52471.95万元、10123万元、1500万元、727万元、576万;2020年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基金征缴达5598.37万元。

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1922.47元/月提高到人均约2383.59元/月,比“十二五”末增长约23.98%。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均达100.95元/月,较“十二五”末增长44.21%。

大力实施引才措施,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统筹推进“两支人才”队伍建设。出台了《岑巩县急需紧缺人才管理办法》,采取“一人一议、一事一策”等方式,彻底打通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面向“211、985”等省内外重点大学招聘优秀人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42名。

截至目前,全县有专业技术人才3564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349人,中级专业技术人才1370人,初级专业技术人才1845人。全县有高技能人才77人,其中技师4人,高级工34人。

“十三五”期间,全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060人,接回在本县服务期满的特岗教师334名,接收凯里学院免费师范毕业生23名,接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18名,招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21人,不断深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 2021-01-07 —— 岑巩县“十三五”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综述 1 1 黔东南日报 c150619.html 1 完善社保体系 托起美好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