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孟彦镇中心小学 林 玲
中国的家庭教育已经逐渐从教育的边缘走到了教育的中心,而立德树人也从传统的教育理念成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面对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人才需求的变化,把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综合起来研究探讨已经迫在眉睫。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八次教育方针与改革思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行了八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加强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要素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一项全民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立德树人从传统的教育理念成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
二、立德树人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
1、“自立”的美国家庭教育
美国人把家庭教育定义为:家庭教育就是家庭中年长的成员,如父母、祖父母等,对孩子的熏染、影响和教导。美国的家庭教育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爱的环境。美国家庭对孩子主要是以爱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爱主要表现在对孩子意愿的尊重,对他们想法的理解和支持。当孩子的要求不能满足时,家长能够耐心解释,讲道理说服,从不强迫,更少打骂子女。二是尊重的态度。美国人对子女讲话也都用礼貌用语,在孩子做完事情后也会说谢谢。孩子们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尊重,形成了热情开朗、自信心强、思维活跃、讲礼貌、乐于助人等良好个性。三是独立的意识。在美国,大多数孩子从呱呱坠地之日起,就被大人当作一个独立的人看待。如不满一周岁的孩子,当他们能自己捧奶瓶喝奶时,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奶瓶喝。喝完了,父母还向孩子道谢并加以赞许。在美国,一般来说,孩子完成了高中学业,不管他们是进大学深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就是他们离开家庭去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美国人的独立性是从小就培养的,美国家长绝大部分都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情,尤其鼓励他们去独立完成。
2、“严谨”的英国家庭教育
在英国的家庭中,父母对于孩子成长的要求是十分全面的,既要有理性和高尚的德行,又要有很高的学识。英国人认为孩子不是家庭中心,不论是富人家庭还是普通家庭,不论条件如何,绝对看不到对儿童的没有理由的娇宠,犯了错误的孩子会受到纠正甚至惩罚。家长们往往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束,让他们明白,他们的行为不是没有边际的,不可以为所欲为。英国的法律明确规定了允许家长体罚孩子,至今许多学校仍保留着体罚学生的规矩。英国家庭教育有四大亮点:一是注重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二是培养孩子的勇气;三是培养孩子的友爱和责任心;四是独立意识应伴随孩子成长。
此外,还有“严格”的德国家庭教育,“母性”的日本家庭教育,“幸福”的芬兰家庭教育等等,都受到重视。
在国外,家庭教育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立德树人,但是,立德树人却实实在在地隐含在家庭教育之中,成为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且五彩缤纷,扎实有效,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三、家校共育、立德树人
我们教师不仅要在学校把立德树人的任务放在首位,还要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中纠正家庭教育出现的误区,引导家长正确的育人思想和方法,实现全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家庭教育的误区主要有:1、家长错误的育儿思想;2、家长不良的道德品格;3、家长粗俗的生活陋习;4、家长不当的育儿方法等。
总之,从我国的八次课程改革和国外的家庭教育表明:立德树人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和主要目标,而家庭教育又是立德树人的关键途径和重要保证。只有把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两者联系起来,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为家庭教育明确方向,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总体目标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