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洪昌) 近年来,为全面提升村级卫生服务能力,雷山县积极采取措施强化村医队伍建设。据悉,目前该县共有村医149名,村医队伍趋于稳定,为振兴该县乡村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加大村医人才招引管理。结合实际设置招聘专业,主要面向农村医学类、社区医学类、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护理类等村卫生室实用专业进行招聘。严格招聘环节,通过严格的专业技能测试(含面试)、笔试、体检、政审一系列环节,招聘了一批讲政治、懂业务、能够开展基本医疗服务的村医,切实解决群众的所需所盼。
全面改善村医工作条件。近年来,该县累计筹集资金2800余万元,新建村卫生室70所,维修改造23所。村卫生室建筑面积由60平方米扩大至120平方米,医疗设备资产由每村3000元增加至每村4万元,农村就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切实保障村医合理待遇。村医待遇由每月1117元大幅提升至2798元,加上其他补助,村医每月平均实际收入合计超过3600元,居于黔东南州中等偏上收入水平。优化工资发放流程,月初核实村医在岗情况,及时发放当月工资。
健全培训考核机制保障。多渠道开展培训,全面提升村医业务水平。制定了村医线上和线下培训计划,通过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业务讲座、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2020年共培训乡村医生750人次,村医的医务水平及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制定村医考核办法,对村医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村医享受财政补助、绩效工资发放的参考依据,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充分调动了村医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