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1月12日

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 记雷山县永乐镇乔歪村第一书记刘开来

○ 通讯员 潘年东 刘开源

刘开来是雷山县信访服务中心的一名普通信访干部,2018年4月派驻到永乐镇乔歪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直接投入到脱贫攻坚战场第一线,能完成组织的脱贫任务吗?”这是刘开来刚到村里时最担心的问题。

乔歪村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达49.14%,贫困人口接近总人口的一半。驻村后,他与驻村工作队迅速开展走访摸底工作,由于不懂苗语,无法与农户进行沟通,甚至有的群众还附带排斥他的心理。在村干的陪同下,群众慢慢地接受了他,他们用真心换真情,赢得了农户的认可。

一次同支书深夜入户走访中,得知杨最九老人由于儿子和儿媳都在外打工,两个孙子都在县城上学,杨最九年老文化低,行动受限一直没有去办理二代身份证,也不知道申请高龄补贴。回到宿舍后,这件事一直困扰着他到天亮,第二天他便向民政部门咨询,得知需要申请人持二代身份证和申请表才能办理高龄补贴。刘开来便买来蓝布拿到老人家中墙上挂着,给杨最九拍照,填写好申请表给杨最九按好手印,拿到派出所和民政部门协调办理二代身份证和申请高龄补贴。拿着办理好的二代身份证和高龄补贴发放情况回来时,杨最九老人高兴地拉着他的手说“刘书记,你是我的亲人啊”。杨最九的话,让他感受到了老人的真情和认可,也感受到了肩上的重担。

乔歪村基础设施较落后,严重影响群众的出行和生产生活。根据前期同“村两委一队”了解到的情况,刘开来结合当时的扶贫政策,积极向镇、县级相关部门申请。几年来,共完成危旧房屋改造50户,140户3442米的串户路硬化,25户200米的通组公路硬化,建成水源水池1个,蓄水池1个。实现了村组水泥工程全覆盖,解决了“行路难”和历史性缺水的问题。

刘开来驻村期间,乔歪村无产业发展的境况,一直是压在他与驻村同志心中的大石头。通过多次入户走访了解农户需求,结合村内现有资源,研究扶贫项目相关政策,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结合村内实际情况,积极向上级相关部门申请,动员农户发展产业。三年来,坚持以可持续发展项目为重点,大力发展种养业,其中黑毛猪养殖530余头、小黄牛养殖78头、肉羊养殖300余头、朝天椒种植61亩、新建茶叶基地109亩、笋用竹种植60余亩、青钱柳种植287亩、林下天麻种植70亩,实现贫困户受益全覆盖,带动贫困人口稳定依靠产业脱贫,更进一步激发村民“我要发展”的内生动力。

“刘书记,今年辣椒种植得了6000元的补贴,现在国家政策真是好啊!”贫困户王文科紧紧握住他的手说道。

驻村以来,刘开来心里一直牵挂着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但看到乔歪村贫困户脱贫,整村出列,他感到自己的付出和坚守都是值得的。

--> 2021-01-12 —— 记雷山县永乐镇乔歪村第一书记刘开来 1 1 黔东南日报 c150922.html 1 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