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1月13日

真帮实扶显担当

锦屏县河口乡岩湾村网格员 龙松权

我叫龙松权,是锦屏县河口乡人社中心工作人员,去年3月被安排在岩湾村当网格员。我的网格里有50户,结对帮扶对象8户。为了精准掌握扶贫数据信息,我强记硬背不少农户信息资料,多次遍访全部网格户和帮扶户。

通过实地走访,我得知,2015年范华银户被识别为贫困户,是因为当时他的住房是一栋破烂木房,还用树皮夹着住人,透风又漏雨。2016年他得到2.3万元的危改资金,修建了96平方米三层楼的砖混结构房,白墙红瓦、室内装修算是当时村里较好的新居,家里的两亩责任田他种好之后,又去打点零工增加收入,解决温饱绰绰有余,甚至还有一些积蓄。他就读锦屏中学的女儿每学期有400多元的生活费,儿子在河口中学读书每学期又有620元的生活补助。

基于以上收入和条件,在2018年贫困户动态调整的评议会上,按照当年脱贫标准,他家已按程序脱贫出列。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6月,正是农忙时节,作为家里顶梁柱的范华银在耕田时突发脑溢血,倒在水田里不省人事,幸好有同在坡上劳作的邻居,才把他背到家,及时联系医院120救护车把他送到县医院治疗。在医院昏迷20多天后才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治疗费花去3万多元,丧失了劳动能力。在今年村乡两级低保户动态管理调整会上,范华银因病致贫又被评议为最低生活保障户。

我把网格工作称为“爬格子”,因为一户一个格子,自己每天都在格子里来回奔跑,半点马虎不得。

作为网格员,我不厌其烦地进入农户家里走访,掌握精准信息,对符合条件的争取政策扶持,并积极对接县乡民政部门,为弱势群体申报低保、养老、临时救助等社会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养尽养”。此外,还要定期核查补助发放情况,对低保家庭收入明细进行实时监测,数额不符时要及时更正,确保保障资金精准到户到人。

自入职以来,我学透政策、联系群众、整理档案、完善材料、落实项目、迎接检查……经历了第三方评估、脱贫攻坚普查、成效考核验收等,在扶贫一线经过一年半的爬模滚打,使我成长为一名如今能蹲驻一村、独当一面的“扶贫尖兵”。

(通讯员 王芳焯 范述瑜 整理)

--> 2021-01-13 1 1 黔东南日报 c150971.html 1 真帮实扶显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