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邰宣
为响应州委、州政府关于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轮战驻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号召,在州财政局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结算科工作的杨荣鹏主动请缨,于2018年3月到台江县排羊乡南林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初到南林村,蜿蜒陡峭的通村公路、脏乱的村内环境、破烂的办公场所、拖沓的村干作风让杨荣鹏满腔的战斗热情顿时大打折扣。但转眼一想,不正是因为这里贫困落后,才需要他们来帮扶吗?慢慢地,他静下心来寻找工作突破口,俯下身子开始了驻村帮扶工作。 首先是走村串寨察民情、听民意、问民计。每到一户便详细了解其家庭收支、生产生活等情况,同时作好记录。一来二去,每家每户的家长里短就慢慢熟知,吃“百家饭”、管“千家事”,逐渐成为了他的工作生活常态,对村情民意也有了全面客观的了解。
其次是以“清洁风暴”为抓手开展村内人居环境整治,利用“十户一体”、党员群众开展卫生片区包保和户内卫生进行红黑榜公示。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村内主干道和户内环境卫生大大提升,多次被州、县、乡领导表扬。建立健全村“两委”工作制度。将村“两委”办事章程以制度明确下来,这些制度的实行,既改变了村“两委”工作作风,也方便了群众办事。
南林村因地处雷公山腹地,境内山高坡陡,自然条件差,村级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几乎空白。为改变南林村这种“一穷二白”的现状,杨荣鹏怀揣真心,笃定实干。白天进村入户了解群众产业发展意愿,晚上与村“两委”、村党员、村内致富带头人商讨脱贫发展大计。根据南林村的地理气候、资源禀赋,杨荣鹏与村“两委”共同制定了南林村以中药材种植为主,以养蜂、冷水养鱼、蔬菜种植为辅的产业规划。他积极跑项目、找资金,先后申请协调了州、县、乡政府等部门单位,争取到产业发展项目资金120余万元,落实了南林村中药材种植基地700亩、中锋养殖300箱、高山冷凉蔬菜种植基地25亩、玉龙潭冷水鱼养殖基地500亩等,实现了南林村首次产业分红,137户贫困户每户分红了450元。
2018年冬天,杨荣鹏在遍访贫困户过程中,了解到62岁的李通财系孤寡老人,夏天居住在其用木板简单拼装且四面透风漏雨的房屋中,冬天则借住在其侄子李永杰家。不蔽风雨、居无定所是李通财的真实写照,也成了他心中的牵挂。为了确保贫困户吃得饱、穿得暖、有得住,安心度过一个暖冬,杨荣鹏积极申请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到8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南林村孤寡老人的老旧危房整治和产业发展。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李通财、李国荣、张胜荣、杨荣发、毛树文、李光占等6户孤寡老人的老旧房屋全部修缮完毕,在春节前全部住上了安全温暖舒适的安乐窝,也让无儿、无女、无人照顾的孤寡老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
“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让我这个60多岁的老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安乐窝!”特困供养户李通财看着自己刚装修好的房屋激动地说。
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开展精准帮扶成了杨荣鹏工作重心。他协调组织了厨师、挖机、养蜂、养鸡、刺绣、家政等技能培训;实施了危房改造、透风漏雨整治、人饮工程等民生项目。确保教育资助、医疗保障、家庭医生等各种帮扶措施精准到人、各种惠民政策精准到户,真正做到了一户一策、因人施策、精准帮扶的同时还提升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2020年9月,杨荣鹏协调资金为村内9名高考录取学生每人资助了2000元,为“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