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1月14日

高质量发展 让人民满意

——施秉县“十三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综述

2020年9月,施秉县第二小学志愿者服务队帮助农户抢收稻谷。 (杨启刚 摄)

2019年4月11日,中国建投风信子协会到施秉县杨柳塘镇中心小学开展教育扶贫捐赠活动。 (龙泉霏 摄)

2018年6月1日,施秉县委书记肖俊到施秉县第一中学调研。 (龙泉霏 摄)

2019年1月30日,施秉县教育和科技局与帮扶村群众开展联谊活动。 (龙泉霏 摄)

2020年7月7日,时任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鞠洪到施秉县第一中学考点巡视检查考试考务工作。 (龙泉霏 摄)

2016年10月14日,施秉县第一中学举行以“磨练坚强,寻找学习动力”为主题的远足拉练活动。(杨兴全 摄)

2019年10月1日,施秉县甘溪乡中心小学开展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 (田景华 摄)

2016年10月25日下午,施秉县第一中学举行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活动。 (杨兴全 摄)

2017年10月24日,施秉县牛大场镇中心小学对学生进行体育测试。 (彭志富 摄)

2019年7月5日,施秉县城关镇幼儿园大二班开展“水果派对”。 (李林玲 摄)

2020年9月23日,施秉县双井镇中心小学组织学生开展手工兴趣小组活动。 (龙燕 摄)

2020年10月13日,施秉县易地移民安置点配套学校第四小学。 (郭涛 摄)

2016年9月3日,施秉县牛大场镇中心小学食堂建设。 (彭志富 摄)

2020年11月8日,施秉县马溪乡中心小学杨辉老师到学生家中进行教育资助政策宣讲。 (田钊 摄)

2019年5月30日,施秉县城关镇幼儿园庆“六一”拔河比赛。 (李林玲 摄)

2020年10月28日,施秉县民族中学第三届体育艺术节开幕式现场。 (杨政薪 摄)

○ 龙泉霏 杨旭 苏艳 记者 李穆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一路汗水,一路芬芳。

“十三五”以来,施秉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和育人为本的核心要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大力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学前教育更加普惠、义务教育更加均衡、职业教育更有特色,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育扶贫成效显著,基本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的预期,全县教育事业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教育队伍建设持续推进

立足岗位比作为,创先争优当先锋。“十三五”期间,施秉县教育资源不断优化,五年来,全县教师队伍素质持续增强,全县新增教师157人,引进免费师范生和研究生2人。培养省级骨干教师3人、州级骨干教师4人,省级乡村名师10人,培养州级骨干校长1人、骨干班主任3人,培养县级骨干教师33人、名校长2名、教学名师10人、名班主任4人。全县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由2015年的99.75%、100%、96.91%提高到了100%,具有初、中、高级职称比例由2015年的17.25%、54.48%、2.65%分别提高到了22.47%、62.74%、10.17%,培训各类教师27272人次。

教育保障体系持续健全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十三五”期间,施秉教育事业硕果盈枝,向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义务教育有保障”的合格答卷。全县办学条件持续改善。累计投入资金16938万元,完成中小学新建、改扩建和维修改造项目81个,新增校舍建筑面积112878万平方米,城区新增学位2700个。教育扶贫持续发力,累计投入教育扶贫资金8004万元,资助学生80034人次,发放助学贷款6167万元,惠及学生8920人次;实施营养膳食改善计划,惠及学生81343人次;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就近入学1035名。在义务教育方面,施秉县全面推行学区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强弱搭配,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重点打造辖区内4个学区龙头学校,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成长。并通过完善机制,抓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探索建立政府、社区、学校三位一体控辍保学机制,进一步强化辍学学生劝返、登记和书面报告制度。目前,施秉县实现控辍保学“双清零”目标。

施秉县第四小学学生家长何万兴说:“政府在我们易地移民安置点修建了学校,教学设施设备齐全,环境很好,孩子读书很方便,我很放心。”

马溪乡中心小学学生谭明刚说:“现在学校有免费营养午餐,中午放学以后我们可以直接在学校里吃午饭和午休,节省了往返学校和家里的时间,可以用来休息和学习。”

教育普惠能力持续提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十三五”期间,施秉县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1.33%;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32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46%,中职学生毕业高考升学率87.3%、就业率96.47%。2020年,施秉县高考成绩取得新突破。其中一本上线51人,上线率5.04%;二本以上上线513人,应届生本科上线率达到50.36%;高考录取率由2015年的24.37%提高到了100%。

施秉县教育和科技局局长吴位雄高兴地说:“‘十三五’期间,我县教育发展环境持续向好,为新阶段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基础。今后,我们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推进教育创新作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育才机制持续创新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十三五”期间,施秉县始终坚持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强化党建带团建带队建,点、线、面相结合,“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搭建工作载体、丰富工作内容,将德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内容丰富、载体多样、学段衔接、常态开展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把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和艺术素养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持续深入开展示范校创建,全县现有“民族团结进步”“文明校园”“四在学校·幸福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等各级各类示范校共20余个。五年来,施秉县教育硕果累累,2017年荣获贵州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二等奖、 贵州省2016年度学校安全稳定综治工作先进单位、黔东南州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第三届“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2019年、2020年连续荣获“黔东南州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主动走出去,大胆引进来,临安施秉组团式教育人才援助计划工作全面实施,组团式援施教师6名,临安区25所学校与施秉县50所学校建立了“手拉手”结对帮扶友好学校关系,为全县教育实现内涵发展搭建了更宽广的平台。

“十三五”已收官,“十四五”再出征。对于利民惠民之举,施秉县始终坚持主动做、提前做、马上做,做就做好,干就干成,努力解决辖区群众吃穿住用、科教文卫等各方面困难,全面提升群众生活满意度,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促进社会和谐,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大抓教育保障、队伍建设、教育改革、教育质量提升,进一步完善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拓宽教育渠道,整合教育资源,健全教育制度,全力推进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2021-01-14 ——施秉县“十三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综述 1 1 黔东南日报 c151032.html 1 高质量发展 让人民满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