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县羊坪镇石宝塘村村民 吴宗文
我叫吴宗文,家住镇远县羊坪镇石宝塘村。2015年,我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党和国家扶贫政策扶持下,我靠着自己的辛勤劳作,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前些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凭着一股冲劲外出浙江闯荡,由于学历低和先天视力差等原因找不到好工作,再加上家庭的原因,只好返乡边务农边打零工。谁知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我在劳动中眼睛视网膜受伤。作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我不得不往返贵阳、凯里等地治病,花光了多年的积蓄。面对生活的困境和命运的考验,我并没有被吓倒,心里发誓一定要干出个“名堂”,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窘境。
一切的改变,还得从我被纳入贫困户开始。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扶持和党委政府的关心,以及扶贫干部的结对帮扶下,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2016年,我决定利用石宝塘村生态资源发展肉牛养殖。我申请扶贫小额贷款5万元,与镇远县石宝塘村富民生态养牛专业合作社达成协议,采购了4头肉牛,育肥后由合作社回购。
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宝贵机会,认真学习养牛知识,起早摸黑,精心饲养。一年后,所养的肉牛顺利出栏,获利2.4万元。2017年,我用获得的利润又买了5头本地黄牛进行放养。随着牛的数量增多,牛粪也多了。牛粪在我们农村人的眼中可是个宝贝,把牛粪收集转运到庄稼地里,地里的庄稼长得好,收获庄稼后,秸秆还可以成为喂牛的天然饲料。在这样的生态种养循环模式下,养牛的饲料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
养殖规模扩大了,我并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2017年底,随着镇远县农村村寨提升工程的实施,我发现了另一个致富“商机”。由于石宝塘村山高路陡,砂石建材需要二次倒运,于是我把养牛的活交给妻子,自己用积蓄购买了2匹马干起了运输业务。虽然辛苦但劳动报酬高,每天可挣到350元。2017年,我的家庭年收入达5万元,实现了脱贫摘帽。
2018年,我的家庭收入再次上了一个台阶。在稳定养牛致富的同时,我还邀请本村贫困户一起从事马帮运输业务,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始终坚信,有党和国家的扶贫好政策,只要不等不靠,坚定信心,辛勤付出,就一定能够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通讯员 吴配天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