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1月16日

锦屏县新化乡:好日子放在“歌”里过

○ 通讯员 李必祥

“新化是个好地方,坝区蔬菜美名扬;春天桃花红艳艳,夏季水果满枝头;秋收稻谷香两岸,冬日茶籽堆满仓……”这是锦屏县新化乡流传的一首歌谣。

如歌谣所唱,新化乡土地肥沃,素有“鱼米之乡”“蔬菜瓜果之乡”等美称。近年来,各村依托当地资源,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有本村特色的产业,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家的农户也实现了增收致富。

过去的欧阳村是一个贫困山区村,近年来,村“两委”从实际出发,找准路子,引导村民大力发展油茶产业,通过新造、改造、高枝嫁接油茶林,提高了油茶产量。目前,该村已发展油茶林近1万亩,年人均收入1万元以上。

新化所村过去主要种植西瓜、水稻,从2004年开始,该村启动蔬菜基地建设,修通了农用灌溉沟渠和机耕道路,建成了1000余亩的蔬菜基地。蔬菜基地常年轮番种植辣椒、黄瓜、西红柿、茄子、白菜等20多个蔬菜品种。十多年来,村民从蔬菜种植中捞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昨天,我扯了一批新鲜白菜卖了3000多元,再过10多天,又一批新鲜白菜可以出售了。”正在蔬菜田里管理白菜的党员致富带头人沈支海高兴地说,“新鲜白菜2元钱一公斤,老板上门收购,2亩地、两个多月的时间,就能收入1万多元。”

“新化所村蔬菜基地已被县列为重点蔬菜基地工程项目。”该村党支部书记闵启贵介绍,村民正从单一、零散的传统农业向规模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转变迈进,经过连续的农业结构调整后,村民的收入比原来增加了两倍,每年人均收入达1.5万元,农户的木房基本都改建成砖房。

近年来,新化司村把“林果富农”作为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发展战略,种植椪柑、橘子、李子等水果面积1000余亩,仅此一项可助农增收500万元以上。

据村支书欧阳世豪介绍,村里有机水果凭借绿色、健康、环保、美味的特点,深受顾客青睐,每当水果成熟,有的打电话订购、有的自驾车来采摘品尝,还有湖南、广西等外地客商纷纷前来收购,根本不愁销路。

如今,新化乡产业兴旺,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腰鼓敲起来了,广场舞跳起来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提升了。

--> 2021-01-16 1 1 黔东南日报 c151141.html 1 锦屏县新化乡:好日子放在“歌”里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