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1月19日

真情帮扶结硕果

从江县洛香镇岑西村第一书记 潘朝泉

2019年7月5日,在州委的安排下,我由雷山县的贫困村雀鸟转战进入第二个帮扶村——从江县洛香镇的深度贫困村岑西。

岑西村地处从江县洛香镇的西部,淳朴的乡村伴随着致命的贫穷,全村贫困户45户225人,贫困发生率高达70.9%。

为了更快地进入角色,我三个月不回家,白天与群众同吃同劳动,晚上打着手电筒、穿着水筒鞋,一家一家的走访交心谈心拉家常,逐户摸排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了解村情民意,认真梳理群众的每一条意见和建议。岑西落后的主要是无主导产业群众收入低、教育跟不上文化素质低。为此,我有针对性地去做思想工作和制定帮扶措施,反复组织召开村组干会议、村民大会及家庭会,讨论产业发展、宣传教育扶贫的思路,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强化产业发展,就业带动。结合村情民意、土地气候资源等,按照产业发展“八要素”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向上争取项目资金56万元,横向联系企业实施订单农业,到村发动群众开展了,林下种植魔芋100亩、萝卜种植98亩、紫米种植126亩,产业覆盖贫困户43户225人,户均增收1万余元;坚持将组织劳务就业作为“四大产业”的兜底和补充产业来抓,主动联系企业,发扬三千精神,上门推荐岗位,全村实现劳务就业119 人,基本实现户均1.5人稳定就业,户均增收3万余元,促进岑西村群众稳定增收。

加强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年来,千方百计找项目4个、筹资金277万元实施了3.5公里的产业路,解决串户道路硬化1400米,照明路灯80盏,主干道仿木防护栏550米,修建了垃圾处理池,修复了2个古井;身体力行组织实施危房改造、透风漏雨整治、人畜混居整治、环境整治、补短板等项目,让岑西村旧貌换新颜。

当好扶贫政策的宣讲员。围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主题,有针对性地向贫困户宣传党的好政策,发动群众积极参加合作医疗,并带病人到四一八医院治疗,到县医院做残疾鉴定等;开展扶贫要扶智,联系企业对在校大学生及升学学生进行资助,激励孩子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开展感恩奋进教育活动,激发其内生动力,2020年岑西有了一个大学毕业生并成为了一名教师 。倾听进群众心声,落实对应的帮扶措施,做好做实“传道者”“知心人”和“实施者”,在行与做中,在看得见的成效中,在群众实际脱贫致富中提升群众认可度。

经过干部群众几百个夜以继日的努力奋斗,2020年11月,岑西村获省专项评估通过,顺利实现脱贫摘帽,打赢脱贫攻坚战。

(记者 王道东 整理)

--> 2021-01-19 1 1 黔东南日报 c151273.html 1 真情帮扶结硕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