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1月21日

施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持续巩固提升

百姓甩开扁担喝上放心水

本报讯(通讯员 吴昌前 杨健) 盘踞大地山川的输水管道汇入山村百姓之家,如血肉紧密相连,饮上自来水,村民笑开颜……这是笔者近日采访时看到的情景。

多年来,施秉县着力解决农村人口饮水问题,“十三五”期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持续巩固提升,到2020年底,按照现行标准,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在过去,农村山区很多老百姓常常需要肩挑背驮、起早贪黑地挑水喝,生产生活都十分艰难。施秉县牛大场镇山口村就曾是极度缺水的村寨之一,这里山高路偏远,村民盼水不来、常常望天吃饭,那样的日子至今令他们印象深刻。

“那时候,我们都是结伴去很远的地方挑水,挑一挑水来回差不多一个小时,一早晨挑完三挑水,好多活路都无法去做,更不谈什么发展了……”山口村村民何明发一边回忆一边摇头。

水活了,百姓生活才能“活”起来。为解决好山口村400多户人家、1500多人的饮用水问题,施秉县水务局为这一片区量身规划,及时建设提水、提灌配套工程,通过将垂直落差275米的山谷溪流,抽入山顶一座400方的高位水池,再让涓涓山泉水从一条条分水管网,自然流入到家家户户,解开了村里千百年来喝水难的困局。

“没通水的时候,遇上哪家办酒席,绝对少不了6个人去挑水,现在办多大的事情都不用再挑水了,只要拧开家门口的水龙头,水来得又大又干净,洗衣做饭都方便,用起来自由自在真畅快!”山口村村民计才德连声感叹道。他高兴地告诉笔者,村里通了自来水后,左邻右舍家中热水器、洗衣机、饮水机等电器都用上了,大家日子也过得越来越舒适安逸了。

从曾经喝水难到喝上水,再到如今喝上甘甜、安全的山泉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后,山村百姓日常饮用水水量、水质切实得到了保障,生产生活面貌大大改观。

前些年,施秉县城关镇建国村抓住700万元的中央财政农田水利项目机遇,建成提灌站一座,高位水池一座,分水池六座,全村人饮灌溉问题从此得到彻底解决。一个昔日的“缺水村”,在源源“活水”的滋养下,更是甩开膀子做起了一系列“产业梦”,发展起了精品水果和养猪等产业。

“这个工程建好后,我们建国村268户1668人的用水再也不用愁了,还灌溉了全村1168亩稻田、2638亩精品水果,满足了村里7个生猪养殖产业的用水……真是太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了。”建国村村民唐坤章既兴奋又感激地说道。

笔者从施秉县水务局了解到,2016年至今,该县共投入饮水安全专项资金5130.09万元,完成项目建设152个,累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43处,全面解决8个乡镇64个行政村874个村民小组35781户14.939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2017年的87.4%提升到99.92%,供水保证率95%以上,实现全县饮水安全全覆盖,广大老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 2021-01-21 施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持续巩固提升 1 1 黔东南日报 c151426.html 1 百姓甩开扁担喝上放心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