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彭刚 李忠蓉 潘成婷) 时下,牛大场镇铜鼓村300余亩青口白进入管护关键阶段,在种植基地里,五六名务工群众正在进行施肥管护,助力产业健康发展稳增收。铜鼓村村民范徐英利用农闲时间到基地务工,待遇不错还能照顾到家里。
“我做了有10多20天了,工资是100块钱一天,一个月做得到两三千块钱。”范徐英说。
铜鼓村村委会副主任汪延海告诉笔者,当地群众主要是做除草、盖膜、犁土、施肥、种苗这些活,“他们一个月差不多有2000-3000块钱的收入,他们在这里打工还是很满意的。”
“近年来,铜鼓村‘两委’不断摸索产业发展新思路、新方向,以‘支部+’模式为主要导向,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形成以短平快蔬菜种植、传统产业烤烟种植、铜鼓‘珠光米’、中药材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为‘十四五’开篇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村党支部书记陈礼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