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县永乐镇柳乌村网格员 侯兴文
我叫侯兴文,是雷山县公安局经济侦查大队一名民警,2018年5月被派驻到脱贫攻坚第一线。
初到永乐镇柳乌村,划分网格任务时,作为人民警察的我,毅然选择最边远、条件最差的乔用组,从此与这里的群众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一次入户走访网格,一条晴天坑洼不平,雨天泥泞不堪的通组毛坯路,让我无从下脚,交通不便严重影响到群众的生产生活。经过半个月的入户走访,我发现留守在家的基本上是老弱病残人员,基础设施落后,缺少劳动力是乔用组贫困的最大“症结”。群众反映的通车难、无垃圾箱,无路灯等问题,我都一一记录在笔记本。
白天入户进行政策宣传,晚上翻阅一页页反映群众需求的台账,我辗转难眠。思来想去,我决定从组内公路入手,因为只有把路修好了,群众才能致富。于是我同村“两委”一起,组织召开组内群众大会,群众同意出资修整毛坯路,出力修入户步道。面对硬化资金难题,我积极向镇里反应,向县交通部门递交申请。最终,成功完成通组公路硬化1000米,受益群众40户;步道硬化1300米,受益群众28户。群众路难行、生产难发展的难题得到了解决。
路通了,但是网格住户分散,老人居多,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比较严重。于是我下定决心,再次组织召开组内群众会议,采取相邻户相互监督,交叉检查评比的方式,将评比结果进行公示曝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争取安装了垃圾箱存放垃圾,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
“嫁到乔用20多年,我第一次看到寨子内变得如此干净、整洁,真要感谢侯警官你的辛苦付出。”村民欧秀鸾激动地说。
一次在入户宣传国家扶贫政策时,80岁的刘恕老人反映:家门口的太阳能路灯由于年久失修不亮了,成了摆设,夜间出入不便。面对老人的诉求,我及时联系厂家进行维修,让路灯再次亮了起来,照亮群众夜行的路 。
“在乔用,不论大事小事,你都会帮助解决,要不是你,我家门口的电线线路整改估计难以完成,你真是我们的亲人啊!”刘恕老人紧紧握着我的手说道。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刘恕老人在得知我要回单位上班,于去年12月24日到柳乌村指挥所赠送“脱贫为民办实事,扬警威深得民心”的锦旗给我。这面锦旗,对我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作为人民警察,群众永远在心中,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
(通讯员 刘开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