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1月22日

同心协力战贫困 拔掉穷根奔小康

——黔东南州税务局帮扶6个贫困村如期脱贫纪实

○谌鸿润

2020年末,黔东南州税务局获得了州委州政府表彰的“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优秀党组织和优秀帮扶单位”,杨月娥同志获得州委州政府表彰的“2020年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驻村干部”,党建帮扶得到州委州政府高度认可。州税务局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重大成效,可喜可贺。

强化党建引领,战斗堡垒彰显强大动能

几年来,黔东南州税务局领导班子成员多次走访帮扶村、贫困户,与县、乡党委政府及村“两委”研究讨论党建帮扶工作,齐心协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驻村第一书记,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以建强村党支部为突破口,实现党建带村建。在第一书记的带动下,开展“党员践行‘两学一做’,服务同步小康”党建扶贫行动,组织局机关各支部党员与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与对口帮扶村开展“联村主题党建日”活动。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5余万元,帮助6个村全部建成标准化党员活动室,村党员有了自己的活动场所,党的活动常态化抓细抓实抓出成效,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显著增强。昔日软弱涣散的剑河县久仰镇久吉村党支部,终于摘下软弱涣散党组织“帽子”,被镇党委评为了“先进党支部”。

夯实两个基础,走好产业脱贫致富路

黔东南州税务局帮扶的6个村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山高谷深,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尤其久仰镇的多数苗族同胞由于可耕作土地少、自然资源贫乏,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是全州20个极贫乡镇之一。接手帮扶以来,该局着力从“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解决产业基础薄弱”方面强化帮扶,几年来,该局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50余万元,上至局主要领导下至驻村人员都带着深厚的感情倾尽全力做好帮扶,努力提升帮扶村“造血”功能。一是修建通村、通组和产业路。积极协调发改、交通、农业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剑河县久仰镇党峰、久吉,施秉县马溪乡茶园等帮扶村投资建成“村村通”“组组通”公路,在久仰镇基佑、东阶仰村,马溪乡塘头建成产业路和机耕道,硬化各村步行道路。截至2020年6月,共争取建设资金600余万元,建成“村村通”“组组通”公路38公里,产业路和机耕道31公里,硬化步道43千米,极大方便村民出行和发展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路。二是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针对帮扶村产业基础差、缺项目、无启动资金等问题,该局根据各村困难因村施策,除了巩固稻田养鱼、林下养鸡等传统的种养殖业外,陆续帮助指导发展了烤烟种植、林下天麻、林下养蜂、种植食用菌、中药材、优质山泉水开发等产业,特别塘头村的州级扶贫龙头企业——施秉县名扬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多种入股分红方式让贫困户稳定增收,茶园村贫困户袁世祥通过种植烤烟生活已达到小康水平,成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样板。对不具备发展上述产业的久吉村、党峰村等村,则采取组建村劳务公司的形式组织村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落实三项举措,让帮扶村旧貌换新颜

在推进扶贫“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过程中,州税务局通过落实三项举措,帮助贫困村实现旧貌换新颜。一是落实班子带头决战脱贫攻坚制度,形成强大攻坚合力。该局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深入到扶贫县、乡镇、村开展帮扶调研、指导帮扶工作,仅2019年局主要领导到剑河县久仰镇和施秉县马溪乡帮扶村调研指导8次16天,局其他班子成员人均4次8天。在局领导的带动下,机关各部门党员干部职工纷纷加入决战脱贫行列,全年到帮扶村入户走访、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达300余人次,帮助解决贫困村和困难群众问题50余件次,贫困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加。二是落实单位帮扶责任,帮助解决群众困难短板。配合县、乡镇实行脱贫攻坚网格化管理,派驻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自觉担任网格员,精细化开展脱贫帮扶工作。仅2019年9月,该局就一次性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7万元,并由久仰镇政府统筹安排为久吉村、党峰村、久仰社区和基佑村4个贫困村,解决了大部分困难群众的生活困难短板。在久吉村,驻村干部组织脱贫攻坚工作队员一起开展村级环境治理,组织人员拆除乱搭乱建的棚子和废旧建筑,带动村民进行“厕所革命”,短短几个月,重新改造了自来水管网,除家家修建水冲厕所外,还建设了一座带洗澡间的公厕,修筑了8000多米的入户水泥道路、650多米长步道扶手,还修建了381杆路灯,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2020年6月,国家第三方评估机构抽查时,州税务局所帮扶的6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56户3113人已全部脱贫出列,贫困最重的久仰镇久吉村群众满意率为100%。

--> 2021-01-22 ——黔东南州税务局帮扶6个贫困村如期脱贫纪实 1 1 黔东南日报 c151485.html 1 同心协力战贫困 拔掉穷根奔小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