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1月23日

去一个 叫交汪的村子

□ 姚 瑶

(外一首)

在苗疆,大山深处

一条公路蛇一样蜿蜒延伸

去一个叫交汪的村子

我打开导航信号

越往高处,信号越微弱

我差一点就迷路了

村庄存在了多长时间

我无法去考证

在此之前,外面的风很难吹进去

一草一木,一山一水

按照自己的秩序,慢慢生长

他们称这是台江的西藏

条件艰苦,环境恶劣

交汪村就藏在大山深处

石头裸露,星空也变得低矮

在村口仰望半山腰

带着刀子的风

从山脚吹向半山腰,一路攀升

每攀升一寸,气温就会降低一点

风,抬升了想象空间

大山低矮,伸手仿佛可触摸

被云层压低的天空

林下养鸡、薇菜、食用菌产业

又让交汪村变得辽阔

那个叫“嘎雷孙”的第一书记

带来了春天的讯息

春雷炸响,交汪村醒了

六十岁的知识分子

用两千多天时间,用生命的每一秒

转身为地道的交汪人

他把全部热血,一滴一滴

凝成烛泪,照亮

272户1426名贫困人口的心田

也照亮了交汪村的明天

创富路

从加勉乡政府所在地进入真由村

徒步,吴秀实花了好几个小时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极贫乡镇

竟然还藏有如此落后的村子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他默念李白的诗句

心中有一万种设想

比如易地搬迁,比如修一条公路

解决世代出行困难

综合种种,要想富先修路

他联系娘家高速集团

跑资金、要技术,还得发动村民

第一笔资金到手,买沙买水泥

为了一个技术标准

他电话请教单位基建骨干

自己动手干,遇水搭桥

逢山开路。古老的村庄

在铁锤和钢钎的乐曲声中醒来

真由村人吹响春天的号子

肩挑人抬,热烈的劳动场景

每一颗滴入大地的汗水

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吴秀实,这个四十岁的苗族汉子

内心极其细腻,在修路这个问题上

从不含糊,把自己近一半的工资

投入村里,创富路多修进一米

他的心就安稳一分

路终于修通了,向山外延伸

他开着自己的私车,义务接送小孩上学

他把这些孩子当作自己的娃

他把村民的农产品捎到凯里

发动家人上街摆摊

村人在创富路上奔跑

他却倒在岗位上了

村民一角一元凑钱来看望他

重症监护室外,几位老乡

不停抹着红肿的眼睛

他们在祈祷,希望这个帮扶队员

能站起来,再次带着村民

在创富路上

走得更远,更远

--> 2021-01-23 1 1 黔东南日报 c151556.html 1 去一个 叫交汪的村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