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佳丽
“我去年因为脱贫攻坚任务太急太重,向大会请假,忙工作去了。现在大家都脱贫了,今年又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围绕巩固脱贫成果如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带来了5个提案。”住黔东南州省政协委员、剑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夏永忠一席话,引起了省州各级媒体记者的兴趣。
夏永忠所在的剑河县,是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却有着十分丰富的土地、森林资源。“什么都有,什么都没形成产业。”夏永忠坦言,近年来,围绕省、州部署,剑河县利用当地资源,坚持以食用菌产业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做大做强一县一业,将剑河打造成为“全省食用菌强县及种植示范县”,多次受到人民日报、央视的关注。如今,剑河县的林下产业不仅让全县贫困户脱了贫,还带动周边县市一同发展。
“做好做大做强产业,就能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夏永忠介绍,通过“两年”的履职,他带来了五个提案。分别是《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产业联农带农机制的建议》《关于支持黔东南州加快冷链物流及农产品配送体系建设的建议》《关于进一步优化乡村产业金融扶持政策的建议》《关于提升500亩以上农业产业园区气象灾害监测能力的建议》《关于尽快出台政策解决农民违法占地建房查处职责交叉问题的建议》,全部着力于产业发展要素助推乡村产业的发展。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而产业发展不仅要有特色,还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夏永忠建议省政府出台倾斜政策,加大对黔东南州冷链物流及农产品配送体系建设支持力度,重点解决黔东南州农产品产区冷库、冷冷藏短缺问题,切实推进我州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省相关部门帮助黔东南州建立州级冷链物流公共服务信息监管平台。此外,他还建议尽快出台政策解决农民违法占地建房查处职责交叉问题、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产业联农带农机制、进一步优化乡村产业金融扶持政策等。
加快推进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我省振兴农村经济的重大政策措施,也是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夏永忠在《关于提升500亩以上农业产业园区气象灾害监测能力的建议》中提出,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条件下,我省暴雨洪涝、冰雹、雷暴大风、干旱、雪凝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局地极端性强、成灾重,给全省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建议省相关部门帮助在各州市500亩以上的农业产业园区和坝区建设“光温水湿度风向风速气压”七要素自动气象监测站,有效降低气象灾害对园区(坝区)农作物的危害,助力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推进乡村振兴。
夏永忠表示,作为一名基层的委员,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十三五”期间,得益于脱贫攻坚政策,黔东南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乡村更美丽了,乡风也更文明了,干群关系更和谐了。“本次会议除了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言献策,在‘十四五’期间,我将立足本职工作做贡献,让剑河的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农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