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吴妮 龙羽翔) “十三五”期间,榕江县八开镇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坚持把花椒作为该镇主导产业,并以短平快项目为补充,带动群众就近务工、土地流转、项目分红等多方面增加收入。
近日, 在亚类村三石合作社连片的花椒种植基地里,村民们穿梭其间,正在娴熟地为花椒翻耕、锄草,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2018年底,合作社结合当地实际,将400多亩撂荒地利用起来,种植花椒,从此走上了发展花椒产业的路子。
花椒从管护到采摘,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给当地老百姓提供了不少就近务工的岗位。亚类村村民石国院,由于上了年纪,又缺少技术,只能在家里务农,如今村里有了产业,一天能有100元的务工收入,在家门口也能挣钱补贴家用了。
目前,八开镇共种植花椒8900余亩、中药材2820亩、油茶4600亩,白茶500亩,并同步发展生猪养殖、林下家禽、林下养蜂等短平快项目,全镇多元富民产业发展格局日趋完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如何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一直是该镇思考的问题。乡村振兴,设施先行。近年来,八开镇狠抓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工程,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幸福。
走进摆列村,干净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房屋,独具特色的议事长廊,彩绘的文化墙……一幅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尽收眼底。午后,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晒晒太阳聊天,一起刺绣、织布,生活颇为惬意。
“这几年来我们村有很大的变化,这个坪子以前这里是烂泥塘,两边都是垃圾,现在建设成广场,路灯也搞好了,串户路全部硬化了,现在有些小感冒都可以去医务室治疗,不用去八开,方便了很多。”侯福兰从小在摆列村长大,谈及家乡近年来的变化,她深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