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龙丽琴 何宣杰) 春节临近,丹寨县农村各腊肉制品合作社迎来了春节前的产销旺季,工人们抓紧时间加工制作黑猪腊肉、小米渣等舌尖上的特色“年货”,以供应节日市场。
在龙泉镇乌尧村食品加工厂房,工人们正在精心赶制小米渣。小米渣香甜软糯,营养丰富,在省内外都十分受欢迎,进入12月以来,合作社基本上每天都要做上一两百斤小米渣,供线上线下销售。
“今天我们做了两百多斤小米渣,从开始到成品要八道工序,为了达到最佳口感,我们都要反复蒸三次。”龙泉镇乌尧村希望产业扶贫专业合作技术人员龙明武说。
在熏烤房里,色泽金黄、油脂欲滴的腊肉早已挂满了烤架,合作社负责人龙明文正在查看腊肉熏烤情况,据了解,2017年12月,该地黑毛猪农产品地理标志通过农业部专家评审,良好的口碑,给合作社增加了不少订单。
“现在这个腊肉已经开始流油,再过一个星期就完全干透,可以出售了。”龙泉镇乌尧村党支部书记龙明文对腊肉市场充满信心。
苗族同胞们保留有传统熏制腊货加工工艺,把黑猪肉切成条状,放上食盐、米酒、花椒等调味料腌制五到七天后,挂于火坑上方,利用木炭、柏树枝、橘子皮等柴草料进行长达二十天的熏烤,使肉条完全烘干入味,利于保存,黑猪腊肉味道香美可口,深受消费者青睐。
“进入腊月以来,我们陆续接到不少订单,今天已经是第三批了,腊肉总订单有4000多斤,加上制作小米渣的收入,总收入大概50多万元,现在我们都在加班加点地把订单赶出来。”龙泉镇乌尧村党支部书记龙明文心里喜滋滋的。
据了解,2017年起,乌尧村建成了黑毛猪深加工基地,黑毛猪实现了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让成百上千户农户饲养的黑毛猪直接走上了大众餐桌,让村民走上增收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