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1月27日

不负韶华 匠心制茶

——记丹寨县华阳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州级劳动模范杨梅

○ 通讯员 魏艳铃 龙雪

杨梅是丹寨县一位返乡创业的有志青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利用家乡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茶产业,开办茶叶加工厂,并创建丹寨县华阳茶业有限公司。多年来,她始终坚持不懈钻研茶叶知识,用勤劳实干,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包装的时候注意认真看,黄片要把它挑出来,包慢一点没关系,一定要认真保质保量。”在华阳茶业有限公司加工厂,杨梅正带领员工包装茶叶。近年来,随着丹寨县茶产业迅速发展,茶产业经营人才短缺的现象逐渐凸显。出身于茶叶家庭的杨梅,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开始创业,从茶叶种植开始做起,一直坚持到如今已有20年。

“我是学林学专业的,毕业以后,回到家乡,恰巧正大力发展茶产业,我慢慢地对茶产业产生了兴趣,便想把茶产业做大。”丹寨县华阳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梅说。

选择创业后的杨梅,每天都在通过各种途径研学茶叶知识,她认为发展茶产业,最难的不是种植,而是加工。大多数员工缺乏茶叶精加工的意识,导致产出的“毛茶”无法加工成“精制茶”。面对这一难题,杨梅制定了一整套完善的茶叶产品标准体系,从筛分、轧切、风选、干燥、匀堆、拼配再到包装,都严格要求员工做到精益求精,做出让消费者满意的生态茶、放心茶、品质茶。

“在创业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艰辛,刚开始学习加工茶叶时技术不够成熟,我们通过多方面的学习解决了难题。”面对困难,杨梅没有退缩,而且扛起重任,坚定前行。

攻克重重难关,公司步入正轨。目前,该公司建有茶叶基地2500亩,一直坚持按有机的模式来管理茶园,因此种植茶叶期间需要大量的人工来除草、施肥、采茶等,带动周边500户农户到基地季节性务工,增加收入。

杨通珍是基地的一名老员工,平日里她主要负责茶业的包装,四年下来,杨通珍积累了丰富的包装经验,每月的工资收入也让她的家庭生活得到了持续稳定的保障。她很满意目前的生活状态“我来这里上班已经有四年了,每个月工资3000元至4000元,在这里上班很轻松,收入也很稳定。”

2020年,杨梅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州级劳模”的称号。如今,她以茶叶为媒,依托时代趋势,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村民稳定就业、致富增收,推动全县茶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

--> 2021-01-27 ——记丹寨县华阳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州级劳动模范杨梅 1 1 黔东南日报 c151765.html 1 不负韶华 匠心制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