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聂蕾
消费扶贫,是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重要方式之一。东西部协作在锦屏县消费扶贫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锦屏县通过与杭州市富阳区密切对接,不断创新机制、扩宽思路,以“富阳人游锦屏”和“锦货出山”为载体,打通旅游扶贫线路、搭建产销合作平台、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建立起消费扶贫大格局。
每逢端午、春节等传统佳节,锦屏县敦寨镇仓储中心总是热闹不已。在这里,锦屏山茶油、绿壳鸡蛋、富硒红米、干香菇等农特产品生产合作社供货商齐聚在一起,加班加点为富阳区市民订购的“消费扶贫大礼包”进行分装、打包、装车。
作为东西部消费扶贫“联络员”的贵州杉乡文旅集团公司,每次都要召集周边60多位村民帮忙,才能顺利完成订单。
锦屏县是天然的绿色王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全县获得油茶、食用菌、山核桃、鳙鱼等有机产品证书18张。然而,受交通区位、人才技术、资金等多重因素制约,锦屏优质农产品曾一度面临着销不出去、卖不上价、站不住脚的尴尬局面。
为了破局,锦屏县加强自身“内功”。针对农产品的销售,提出“一县一品一平台”运营方案,以杉乡锦味公司为引导企业,综合全县农特产品资源推出“杉乡锦味”品牌,规范生产、统一包装、优化市场,提升锦屏县产业发展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借助富阳“外力”,通过订单采购倒逼产业发展。为做好“最后一公里”精准帮扶工作,富阳区委、区政府于2019年制定出台《关于深入开展消费帮扶助力对口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面向社会推出“公益+消费”精准扶贫行动,积极向富阳区体制内干部职工、民营企业、食堂等订购推广,提升农特产品销量。并通过整合富阳区朵朵严选、农特集团等电商平台资源,积极为锦屏打造线上销售网红爆款,不断拓宽锦屏农特产品销售渠道,让苗侗杉乡的“土货”变成杭城餐桌上的“山珍”。
截至2020年10月底,锦屏农特产品累计向富阳区销售超900万元,直接带动贫困户577人,带动农产品生产合作社和企业发展逾10家。
这两年,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锦屏隆里古城便会迎来新一年的第一批团队游客,他们都是来自富阳的客人。
2018年3月,富阳区人民政府与锦屏县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定向开展职工疗休养的协议;2019年4月,富阳区鼓励发动富阳人到锦屏旅游,富阳赴锦疗休养工作拉开火热序幕。如今,锦屏已是富阳人民外出旅行的首选。
锦屏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根据季节特点,结合地方民俗,将隆里古城、三板溪库区等景点纳入旅游路线,同时为富阳疗休养团队精心策划非遗项目演示、水果采摘体验、夜游三江等活动。
据统计,截至2020年10月底,富阳区已有6000余人到锦屏县开展疗休养活动,产生180多万元旅游收入,实现了“把锦屏推介出去,把游客请进来”。
锦屏借“富阳疗休养团队”之机,将锦屏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绚烂多姿的民族文化、原生态的环境向外界推介,打造锦屏旅游名片,力争把锦屏送出去,把世界请进来。
锦屏借与富阳携手之机,实施“消费扶贫+就业扶贫+旅游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新机制,带动更多百姓就业,让当地村民切身享受到旅游扶贫的红利,形成长效的产业循环。
锦屏借东西部协作帮扶之机,加速锦屏县旅游产业发展,倒逼旅游软硬件设施的完善,拓宽锦屏旅游业对外宣传渠道,将乡村旅游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
自富阳区对口帮扶锦屏县以来,两个地方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锦屏”两个字,对富阳区市民来说,从陌生变得熟悉,从抽象变得具体,变成了他们的菜篮子、餐桌上常见的新鲜农产品,变成了节假日里必不可少的优质土特产礼包,变成了旅游休闲好去处。对锦屏和富阳来说,还有无限可能,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