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龙珍霓 杨光攀
2021年1月19日,天气寒冷,群山呜咽,江河哭泣。从江县住房公积金管理部与从江县西山镇所有党政干部笼罩在悲痛氛围中,昨日与他们并肩为伴决战深贫的亲密战友李黔雄因常年劳累患病逝世,再也回不到他热爱的扶贫岗位,再也回不了他温暖的家……
李黔雄,男,1983年3月出生于从江,2008年参加工作,黔东南州住房公积金从江县管理部四级主任科员。于2013年1月至12月、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分别在从江县往洞镇则里村、高增乡新生村参加同步小康驻村扶贫工作,2019年6月至今担任西山镇小翁村担任第四网格员。
决战脱贫抗病魔
脱贫是承诺,更是责任!为如期实现脱贫出列,让小翁村真正富起来,李黔雄开启“白加黑、5+2”攻坚模式,晨曦起床,定计划、核数据、盯项目、找资源……常常是一顿饭顶几餐,一天掰成几瓣用。日暮时还会趁着群众务农返家时攀谈交心,夜晚昏暗灯光下再逐户家访。
“每晚家访后,他都会逐一整理每户情况,做好数据统计,根据每户情况制定脱贫帮扶计划,每天都是12点以后才能休息。”同村作战的网格员石明华对李黔雄的日常很是熟悉。
高强度的工作以及不规律饮食和作息让当时还是个“胖子”的李黔雄很快就瘦了10多斤,肚子明显小了一圈,身体也开始亮起了红灯,胃不时隐隐作痛。同事劝他去医院检查,他总笑呵呵地说“没关系的,等脱贫攻坚结束后再去看,平时注意点饮食就好了,瘦点也是好事”。
直到2020年7月,李黔雄因胃部不适加重到从江县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他还是放心不下网格工作,胃痛稍有缓解就坚持马上回到工作岗位,准备下一阶段“查缺补漏、提质增效”的攻坚工作,不愿再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直到最后一刻,他的桌上还放着未写完的走访记录和工作笔记,里面满载着他对贫困群众的挂念,对乡村振兴的思考,对人民群众的担当。
为民办事践初心
2019年6月,从江县吹响脱贫攻坚总攻号角,为做到尽锐出战,优化作战指挥体系,在原有的1035名驻村干部的基础上,又抽派了558名干部下沉一线担任指挥所长和网格员。李黔雄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请缨加入到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伍。
“单位就这几个同志,除了我和老梁,其他都是女同志,我不去谁去呢,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了,就让我去吧。”
当时,全县启动人畜混居、透风漏雨整治等工作,小翁村61户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房和109户人畜混居房需要整治,为按时高质量完成工作,李黔雄迅速进入状态,和村指挥所全体同志夜以继日鏖战在整治战线上,从锁定整治改造对象,到整治改造内容,再到具体施工安排,坚持深入一线做细做实。
那段时间,李黔雄每天顶着烈日走村串户,逐户查看施工情况,跟进整治进度,调度施工材料,微信运动步数每日都是2万步以上。
扶贫花开盼君归
“都是小李给我申请的低保、帮我修房子,还时不时给我送东西,比亲人还亲呢,我是真的舍不得他。”村里孤寡老人吴奶谷也是时刻挂念着她的“小李”。
挂念着李黔雄的,有战友,有群众,更有骨血至亲。
年仅3岁的儿子每天追问爸爸去哪里了,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爸爸是不是不喜欢他了,为什么不回来看他。10个月的女儿也再没有机会叫一声爸爸,年迈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妻子孟娜再也没有可以依靠的“肩膀”。
青山寂寂伤别离,诉不尽相思,道不完衷肠。
李黔雄走了,他将初心与使命放在扶贫一线,以一个普通驻村网格员的担当和奉献,坚守到脱贫攻坚胜利最后一刻……
李黔雄走了,他用三十七年的生命书写不为名动,不为利驱,誓为民行的铮铮誓言,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燃烧自己,温暖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