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毛兆庭
“九层之天,始于垒土。”三穗县台烈镇颇洞村党支部书记张啟辉如是说,去年8月14日,颇洞有幸成为全省第一批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这是对我们党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鞭策激励。
颇洞村位于三穗县台烈镇,辖31个村民小组,共1391户4979人。曾经,颇洞村和三穗县内其他大多数贫困村一样,管党治党不严,村级班子软弱无力,缺乏产业支撑,外出务工人员很多,三分之一的耕地撂荒,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基础设施落后,是一个矛盾突出的“后进村”。
近年来,颇洞村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方法,通过打造“党社联建”即支部带实体,强村带弱村,能人带群众“党建三带”的发展模式,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经历了“由乱到治”“由穷到富”的沧桑巨变。初步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要求,成为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村子强不强,还看领头羊。颇洞村在2013年合并村以前,由于各个小村的“两委”班子配备不够强,战斗力低,无力解决土地流转引发的矛盾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村“两委”班子公信力越来越弱,涉及土地问题的很多群众隔三差五聚集到镇政府上访,讨要土地流转租金,要求及时解决相关遗留问题,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2013年底,根据上级中心村建设要求,把原来的颇洞、寨坝和寨塘三个小村合并成现在颇洞村。在选配村“两委”班子时,将致富能力较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服务群众意识的党员能人选进了班子,增强了领导力和战斗力,彻底撕掉了软弱涣散的标签。
与此同时,村“两委”班子还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经多次走访调研和协商论证,摸清家底,找准优势和短板,明确发展方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在取得广大党员和村组干部一致同意后,村“两委”收购了原种植大户经营的三穗县农峰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推选颇洞村党支部副书记担任合作社理事长,由村“两委”领办成立合作社,注册资金600万元。同时,以资金、土地、劳动力入股等方式,按1000元每股正式向全体村民募股募集股金301万元,拥有社员296户。从此,以“党支部+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农户”为基本内核的颇洞“党社联建”模式应运而生。
可喜的是,当年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村集体合作社经过一年的发展创利242万元,每股分红800元,较好地释放了改革红利。
目前,台烈镇颇洞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由2013年的52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309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由2013年的300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6000余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5710元增加到2019年的16260元。同时,颇洞村还先后被省委、州委和县委表彰为“全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先进基层党组织”“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美丽村庄示范村”等殊荣30余项,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