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2月03日

别让涉疫奶枣事件重演

○ 徐建辉

连日来,山东涉疫奶枣事件牵动人心。现在,终于有了这份比较全面的情况通报。根据通报,可谓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好消息”便是,截至目前反馈回来的消息是所有流入地涉及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也就是说尚未发现“枣传人”现象。而“坏消息”则是这批涉疫奶枣的扩散范围太广了。从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共传入了全国26个省区市。这意味着至少有二十多个省区市都要因此行动起来迅速进行调查、检测和隔离观察等周密处置,影响真是太大了!

虽然这次“奶枣事件”目前看来仍是有惊无险,幸运的话不排除到最后也是虚惊一场。但是涉疫无小事,更何况一颗小小的奶枣竟然掀起如此大的风浪,更说明对这次事件即便没有造成严重后果那也不能轻轻放过,更不能当作没发生一般。而要高度重视,全面复盘,从中找出需要加强改进或是应当警惕反思之处,以此为鉴,更好地优化促进当前的防疫工作,进一步织密防疫战线。

根据相关报道可以看出,山东方面是在1月18日接到天津相关部门的疫情通报的。随后,山东省并未耽搁,当时便立即通知枣庄市并派员现场指导,枣庄市连夜对涉事企业进行管控,停止所有产品生产销售,对涉疫乳清粉及生产的产品就地封存,并立即开展了人员摸排检测、物品及环境检测、产品流向追溯等工作。

应当说,山东省接报后的处置是正确、迅速和有力的。这批奶枣之所以还会造成如此大范围的影响,主要还是在18日接报之前已经大量销了出去。特别是现在线上销售渠道非常强大,像这批奶枣就是通过线上平台在短时间内便销往了全国25个省市区的321个市县,真是令人震惊。这种快速销售扩散正是电子商务的突出优势,也很正常。

然而令人纳闷的是,为什么作为同批次进口商品,却在这10吨乳清粉已经销往山东二次加工制成奶枣,然后又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在全国销售开来以后,才被核酸检测发现呈阳性?这个入口关为何没有及时把住?是因为这10吨乳清粉进口到岸之时没有及时检测,还是当时检测没有发现问题?抑或是核酸检测结果迟迟未出?到底是人为疏漏还是程序缺失,又或是难以避免的不可抗力?

这些问题必须深入调查,彻底搞清楚。这不止是为了追责,更是为了及时发现并彻底堵塞漏洞,防止类似事件重演。口岸消杀防疫是做好进口商品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只有守住这个“进口关”,才能实现以最小代价把进口商品“带疫”风险最大程度地控制住。

--> 2021-02-03 1 1 黔东南日报 c152272.html 1 别让涉疫奶枣事件重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