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2月03日

日子越来越好了

雷山县达地水族乡高车村村民 罗国才

我叫罗国才,是雷山县达地水族乡高车村村民。2000年初,我带上妻子一起到浙江沿海一带打工。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十几年,本以为我们的小日子会这样一直过下去,没料到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我在工作中左手手臂骨折,接着妻子的右手大拇指也被机器切掉。多年的积蓄一下全用到了医疗费上,想要重返工地、进厂是不可能了。因此我又气又急,还和妻子大吵了一架。后来我夫妻俩只能“认命”,带着孩子返回老家,重新拿起锄头过起朝起暮归、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回到家后,我开始关注有关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宣传。根据自身的条件,我到村委会找到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向他们详细地讲述了我的情况。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写了申请,我家成为了精准扶贫的对象。但我心里清楚,成为贫困户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我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生活困境。

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的宣传和帮助下,我利用小额贷款“特惠贷”的5万元贴息贷款办起了小型养猪场。我自身没什么文化,许多养殖资料看不懂。于是我白天劳动,晚上就往达地水族乡规模最大的养殖场——聚鑫源养殖场跑,虚心向场里的技术人员学习养殖技术,向养殖场的老板学习管理经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回报。2017年,我家收入10万元,率先在村里脱了贫,那一刻真的感觉如释重负。借着大好时机,我又向亲朋好友借了10万元,注册了“雷山县财盛养殖有限公司”。现在,我的养殖场拥有了自己的饲料配方、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因此也才逃过了2019年的猪瘟影响。

各级领导非常关心我,先后到我的养殖场察看,鼓励我继续发展产业,还被县里面表彰为“精准示范户”,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养殖致富的道路。

如今,我不但脱了贫,女儿还考上了大学,真的特别感谢党感谢国家的好政策。经过这些年的摸索,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生猪销售渠道,每年的毛收入大概在30万元以上。我将在把养殖场管理好的基础上,下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再增加几个人手,切实把养猪这个产业做得更好,带动更多乡亲致富。

(通讯员 王兴秀 杨金鑫 整理)

--> 2021-02-03 1 1 黔东南日报 c152274.html 1 日子越来越好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