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2月03日

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

○ 凯里市第十八小学 周兰艳

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应用是当前的必经之路。教师引导学生使用特定的数学体验,来完成对数学单元整体思维的形成,通过单元整体知识的衔接学习,引导利用思维导图搭建学习框架,从而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轻松运用到各种数学问题的解决当中。为此,便出现了能够通过思维导图为导向,展开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思维导图这一观念也与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相呼应,为此将二者融合进行探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思维导图对小学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科素养,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将其与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相结合,便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提升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成效,让学生在思维导图应用的相关内容下,实现数学单元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对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合作探究问题进行设定,并尝试画出思维导图呢?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一下拙见。

一、现状分析

1、小学数学课堂对教学思维导图的认识不足

思维导图是当前新课改教学下的教育重点,也得到了很多学校的重视,开始在教学中融入单元整体素材。但是小学数学教学在较多的情况下,更多的是将思维导图的应用流于形式,根本达不到数学思维导图对单元整体的教育目的。调查中分析发现,当前我校小学数学教育中,近七成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都存在对思维导图认识不足的现象,且近八成的教师只是简单地将思维导图使用在新课的导入部分,引出新课程教学的知识点,仅仅是起到了在课堂开始时引起学生注意,快速集中思维的目的,并没有数学思维的渗透。

2、教学思维导图与数学单元知识的联系较差

在数学思维导图的创设中,需要对其创设目的进行分析,从单元整体的角度考虑,其创设不是还原教师的思维,也不是为了带领学生重温单元学习中所经历过的思路历程,而是让单元整体的知识框架更清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服务。在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较多教师不考虑思维导图的构建是否与教学目的有关,是否与单元整体的数学知识有关。不能达到引领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探究的目的。例如某教师在对加减法的教学进行备课时,仅仅是引入了“买东西”以及“卖东西”的情境,通过对买棒棒糖的数量以及人民币的多少、交易金额进行加减运算,使得学生对教学知识重点更快地接受,但是缺乏挑战性,无法提高思维导图创设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3、要在教材的单元设置中选取思维导图构建材料

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大量引入单元整体的思维核心素材,但是一般会偏离学生所理解的知识体系,使得学生很难站在自身的角度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与理解,思维导图的构建就会出现偏差。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整体教学中的应用举措

1、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正确理解思维导图教学

传统的小学教学课程仅仅是局限于书本教材的某一章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仍处于教师为主体在课堂上进行知识讲解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在单元整体的规划上较为缺乏。这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与他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惯是不相符合的,不利于学生对于数学能力的提升,更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素养的培养。所以教师需要对自己落后的教育观念进行调整,从生活角度对数学思维进行理解,从教材的单元划分中寻找教育素材、教育方法和工具,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单一的理论知识教学,转化为以单元为整体的思维导图式综合数学能力的教学。数学教师应在单元式教材整合的基础上,始终保持对数学思维的激情,寻找可融入数学思维导图教学中的素材。

2、创设思维导图,促进数学课堂效率

数学本就是在逻辑的基础上进行探究的,在单元联系中寻找数学问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站在数学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以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后解决问题。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对思维导图的创设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也需要注意创设的思维导图应该是学生所熟悉的,单元间具有共同特点或者种类的知识点,尽量选取新颖的具有挑战性的素材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创造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必须明确计划所要达成的目标,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思维导图教学中。

在教学中应该明确一下几个内容:第一,数学的本质就是在数量关系中进行计算,需要数学教师在思维导图构架的理念中将其体现出来,课本中很多数学概念以及相关定理都可以在单元整体角度的分析得到,然后教师需要使用学生实际生活中可以应用的例子进行更深层次的讲解,帮助学习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展示出来的问题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对单元核心点进行接触,间接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锻炼。第二是单元整体概念在数学教学中的渗入,能够达到锻炼塑造学生的数学思维的目的,这不仅仅需要将数学知识进行思维导图处理,还要在单元整体中对数学方面的素材进行提取,通过单元教材中的素材来刺激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第三就是在对数学思维导图单元教学创设选择主题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其合理性,教师在设计思维导图时,要对课程效果进行预想,根据实际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思考的范围,进行调整。第四是创设的单元思维导图一定要来源于现实教材中,尽量在当地的常用教材中进行挖掘。

3、对单元教学中数学思维导图素材进行挖掘

教材承载着知识,为学生传达知识,教科书是最基本的教学素材,教师应该对单元课程中的教学素材进行挖掘与转化。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中,明确了培养学生数学单元整体应用能力的方向,编写了各种从学生本身特点出发的教学素材、单元间的联系更紧密,教师可以从中选取学生更熟悉的素材,对其进行数学知识的补充,构建更完善的思维导图,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培养与提升。

三、结语

思维导图以其特有的建构性思维,应用于小学数学知识教学。众所周知,很多记忆大师都是通过构建记忆宫殿来获得良好的记忆能力。思维导图就和记忆宫殿类同,都是通过发散性思维来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发挥思维导图对于发散性思维的强化记忆作用,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习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

--> 2021-02-03 1 1 黔东南日报 c152312.html 1 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