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2月04日

黎平县:

红色热土展新颜 今朝续写新故事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龙思全 杨育森 王娅琳

黎平是红色革命的圣地,近年来,当地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在“红色土地”凝聚起了蓬勃发展的强劲动力,为精彩续写脱贫后的新故事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日,记者走进黎平会议会址,看到经过三个月的修复提升,黎平会议会址不仅展陈更加丰富,建筑的内部风貌也得到了进一步还原。

“因为这些年来,我们通过学术研究、调查,对黎平会议的认识进一步丰满,进一步充实。把这里面恢复成1934年12月黎平会议召开时的场景,参观者进入会址就有时光穿越的感觉,就能够更深刻地体验当时的历史背景。”黎平会议纪念馆副馆长杨祖华告诉记者。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翘街召开会议,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使中央红军逐渐从被动转向主动,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做了重要的准备,这次会议在历史上也被称为“伟大转折”的起点。

如今87年过去了,黎平县在新长征路上取得了重大胜利,2019年全县脱贫摘帽,各行各业欣欣向荣。

在距离会址不到两百米的刺绣工作室,侗族刺绣传承人陆婷和工作人员正忙着核对网上的销售订单。十多年来,她通过潜心创作侗族刺绣产品,目前已在黎平县7个乡镇建立了刺绣培训基地,带领当地农村妇女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依托红色文化,我们也开发了一系列的产品,比如我们的藤条画、草鞋、茶席,再加上我们民族文化产品,去年一年的销售额就有一千多万元,其中红色文化产品占了(总销售额)20%,带动了2000多人就业。”黎平县彦婷手工刺绣坊总经理陆婷说。

“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不仅让侗族妇女过上了好日子,也让侗族文化成为了一张对外宣传的旅游名片。近年来,黎平县深度挖掘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等资源,推进文旅融合发展,2020年实现接待游客达到560万人次。

黎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大介绍,在不断推进红色旅游发展的基础之上,黎平县同步推进侗族文化风情游。今年将创建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肇兴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实施肇兴侗寨的整体提升工程,打造黄岗侗寨为代表的侗族非物质文化主题旅游线路,推动红色旅游与侗族文化风情游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实现黎平旅游快速高质量发展。

红色热土展新颜,今朝续写新故事。黎平县的茶油产业发展也实现了新突破。这几天,张乐贤正忙着给电商平台补货,2017年他在卖茶籽的基础上,建设了一个茶油加工厂。 如今, 他的油茶种植面积达到了1200亩,从基地种植管理到深加工,共带动农户7000余人次就业,经济总产值达1200万余元。

“主要还是归结于严把种苗质量关,搞好试点示范,跟老百姓算好收入账,然后这样就逐年发展起来了。现在流行一句话就是要想富多种油茶树。”黎平县林业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高尔刚告诉记者。

截至2020年底,黎平县油茶面积35.7万亩,其中投产油茶面积22.61万亩,年产茶籽1.91万吨,实现综合产值5.05亿元,受益农户5.4万户。

如今的黎平,处处展现出生机盎然的新貌,红色热土正在用行动奋力书写时代新篇章。

--> 2021-02-04 黎平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152353.html 1 红色热土展新颜 今朝续写新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