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2月04日

“蝴蝶妈妈”请慢飞

—— 追记贵阳市南明小学教育帮扶从江县大歹小学第一校长王玉

○ 通讯员 杨光攀 整理报道

“蝴蝶妈妈”王玉走了,走得让人猝不及防。带着对大歹苗乡的眷恋,带着对大歹学生的不舍,带着明年春来未能再相见的遗憾,像蝴蝶一样飞走了……

犹记得1月20日那场欢送会,全校师生穿上了“大歹爱、南明心”的红色校服,唱起了《蝴蝶妈妈》,孩子们拉着“南明老师不要走”“师恩如山·师恩似海”等条幅,为王玉等人献上了鲜花和卡片,王玉泪眼婆娑,师生相拥相泣,操场上哭声一片……

犹记得1月23日王玉在微信朋友圈上相约“收获满满的爱,放假啦!我也一路呵护关爱着回家了,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再见”。

就在1月26日,噩耗传来,可亲可敬可爱的王玉老师溘然离世,结束了她48年短暂的人生之旅。在遗体告别仪式上,从江县党政代表和教育系统代表前往吊唁,一抔来自大歹村的黄土和一碗来自村里古井的清水,陪同她一起安葬,寄托大歹村民和从江人民的牵挂、怀念和哀思。

身患疾病 主动请缨

从江县曾经是全省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县,是贵州省脱贫攻坚战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

教育滞后是从江县致贫的主要原因之一,狠抓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从江县积极争取,凝聚多方帮扶合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从江县大歹村位于一片崇山峻岭中, 2019年9月之前,村里只有一个能提供一、二年级教学的教学点,三至六年级孩子要到10多公里以外的大融村小或者县城小学读书,村里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比较严重。

2018年由澳门基金会出资3000万元新建大歹小学,2019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学校建有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宿舍楼、学生食堂各一幢,还有标准化足球场、篮球场,是目前从江县教学设施设备最为齐全的村级小学。

有了最好的教学条件,需要配备最好的师资力量,而从江县师资力量短缺,更缺优质教师资源。

得知大歹小学需要教师,身患疾病的王玉为着心中的梦想,主动请缨支教。在省教育厅和贵阳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南明区教育局和从江县教科局正式签约,启动为期3年的教育帮扶工作。

王玉于1995年从安顺师专毕业后到清镇红枫六小任教。2001年,通过公开招考,被聘为南明小学副校长至今。王玉先后获得南明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南明区骨干教师、贵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贵阳市骨干教师、贵州省“五一巾帼标兵”、贵州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贵州省骨干教师等荣誉,教学管理经验丰富。

2017年底,她被诊断患直肠癌并做了手术。2019年3月,康复后的她重返校园。2019年11月8日,王玉正式入驻大歹小学,挂职第一校长,托管该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当天,她在朋友圈发文“新的工作地点:从江大歹小学;新的使命:教育扶贫攻坚;新的梦想:当一名地道的乡村女教师”。每一个字每一张图都抒发着她当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和她一同前往的,还有南明小学党总支书记陈晓丹(挂职大歹小学党支部书记)、语文教师李艳(挂职大歹小学副校长)和体育老师赵发勇。而领衔人曹凤英则在两个学校之间奔走。

由于大歹小学新建办学,很多工作从零起步。“我们一到学校即投入工作,身为校长的王玉更忙更累!”赵发勇说。

在南明小学帮扶教师、挂职大歹小学副校长李艳的记忆中,初到大歹,干得最多的就是与教学无关的“粗活”:运输颜料、粉刷教学楼、打扫专用教室、布置校园环境、冲洗操场校舍……“有一天刷墙,王玉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她就找个墙角靠一会儿,又拿着刷子继续干。”

规范管理 寓教于乐

王玉秉承“支持教育发展,提升内生动力”的理念,通过教育“组团式帮扶”着力解决大歹小学教育意识落后、教育能力落后、教育水平落后等深层次问题。为将南明小学各种行之有效的制度移植到大歹小学,牵头组织制定一系列教育教学提升方案,全面加强学校管理和学校文化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帮助学生改变生活习惯。

进驻到大歹小学后,她发现大歹的学生们有一部分不会说普通话,见到老师很害羞,没有养成基本的卫生习惯等等,她从细节处关爱学生,亲自给孩子们洗头剪指甲,教会学生们注意个人卫生,帮助孩子们逐步养成了好习惯。学生们爱上了校园、爱上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家长对于教育的认识和支持也有了显著变化。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以爱育爱”,是南明帮扶团队为大歹小学确立的办学理念。王玉坚信,努力抓住爱的教育这一主线,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培养他们学会被爱、学会爱人,大歹娃们一定能够爱上学习,学好本领,走出大山。

2019年11月15日,王玉发起了首届“爱在大歹”师生游戏节。在小青蛙跳跳跳、小螃蟹搬家忙的欢声笑语中,南明教师、大歹娃娃的心开始逐渐靠拢。

2019年11月18日,大歹小学“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拉开序幕,王玉和帮扶团队的教师们,坚持为孩子们洗脸、洗头、剪指甲、理头发。一个简单的洗脸动作,一天重复上百遍下来,手上不仅起茧子皴裂,虎口也隐隐作痛。王玉诙谐地说:“课堂上我们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课堂外我们是洗剪吹一体的理发师。”

2019年11月28日,举行“从小学先锋——国防教育润童心”活动;12月4日,开展古诗朗读比赛;12月12日,“聚爱心、展风采”首届运动会开幕……王玉一个接一个的“花样”,留下了初心闪耀,也留下了脚步铿锵。

2020年9月,王玉发起成立“雏鹰社团”,进行分层教育。遴选出四、五、六年级的“佼佼者”和有学习意愿的学生后,王玉每天课后陪着他们做作业、读书,在他们心中埋下了学习的种子。

帮扶中,王玉发现大歹娃娃对音乐有浓厚兴趣后,经过多方联系,她找到了制作《蝴蝶妈妈》的音乐室,在她的沟通之下,音乐室同意让大歹小学的孩子们来演唱歌曲《蝴蝶妈妈》。2020 年 12 月,王玉组织孩子们来贵阳开展游学活动,并去录制了这首歌曲,第一次走进录音棚的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在电台里大声说出自己的梦想……

2020年大歹村过苗年期间,当潘叶简等11名学生穿着由王玉掏钱给她们买的演出服上台表演《听我说,谢谢你》时,全校师生深受触动。孩子们的变化,让许多家长十分感动。

“是王玉老师给了孩子们信心和爱!我们当家长的都舍不得掏钱给孩子买这么好看的新衣服,但王玉老师做到了!”一位村民说。

美丽蝶变 爱洒大歹

王玉校长率先垂范,在病情逐渐加重的情况下,仍然不离开、不放弃,克服一切困难,不断努力,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充分改变了大歹小学的教风学风,一至六年级无辍学,大歹小学实现美丽蝶变。

如今,大歹小学的孩子们更加有自信,更加爱学习。“见到陌生人,孩子们会主动问好、敬队礼,脸上有了笑容,眼里有了光彩,心里也有了梦想。”大歹小学校长王绍东介绍。

该校学生潘乃党以前内向不爱说话,自从与王玉等老师交上“朋友”后,仿佛变了一个人,不但成为从江县融媒体中心《乃党上学记》专题片的主角,还成为县委宣传部和丙妹镇联合举办的“大歹村2020年‘爱读书之家’表彰暨思想教育扶贫宣讲晚会”的主持人。

王玉心中一直有一个梦,那就是希望大歹村的孩子特别是女孩子能有一个美好未来。2019年底,一名女生家里遭遇重大变故,情绪波动很大,为了及时帮助她渡过难关,王玉经常在放学后把她请到办公室,耐心细致地进行思想疏导和心理干预,慢慢地,孩子的情绪逐渐平复,变得开朗乐观了。

如今,大歹小学管理步入规范轨道,学生各科成绩得到提升,更多学生从不愿意上学到离不开学校,从到县城上学到留在本地上学,从只会说方言到可以大胆地讲普通话;学校还作为贵州3所学校之一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一批乡村温馨校园典型案例学校。

此外,帮扶团队获得了从江县委县政府授予“组团式帮扶突出贡献奖”,王玉获得黔东南州“优秀支教工作者”、从江县“优秀教师”、从江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称号。

2020年12月15日,省教育厅有关领导到从江县大歹小学调研时,对大歹小学的变化深有感触,指出“从江大歹教育之变,可谓一步跨千年”。

大歹小学美丽蝶变的背后,是王玉等老师的辛劳和付出。

2020年初,王玉体检发现自己出现新的病情,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后,她淡化自己的病情又重返岗位,确保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1月22日,看到身体消瘦的王玉,大家不顾她想留下来参加1月23日散学典礼的意愿,给她买了回贵阳的高铁票。1月24日晚上8点,王玉在帮扶微信群里告诉大家,她已住院治疗,请大家不要担心。不料,1月26日凌晨4点,王玉因病抢救无效离世。

“王老师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她把伟大的母爱撒给了孩子们,让短暂的生命迸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南明小学校长曹凤英这样评价她。

“蝴蝶妈妈有12个孩子,就好像大歹的每一个孩子,王校长父母早年去世,她自己膝下没有儿女,大歹小学的孩子们都是王校长的儿女,她把所有母爱和牵挂留给大歹孩子……”采访中,大歹小学校长王绍东一度哽咽,泣不成声。

“到大歹小学支教,是王玉校长最难忘、最美好、最有爱心、最有意义的时光,她是诚心诚意支教、用心用情支教,收获了感动,收获满满的爱,她是开心快乐的,她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永远感恩铭记,有大家的支持,从江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好。”从江县教科局副局长潘国武眼眶湿润。

组团帮扶洒大爱,教育扶贫践初心。

蝴蝶妈妈飞走了,而她为大歹小学孩子们邮购的包裹还在陆续送来……

蝴蝶妈妈飞走了,而她遗愿是不要把实情告诉孩子们,把最美好的一面留下,明年春来就说王校长留在贵阳不来了……

群山呜咽,江河哭泣。蝴蝶妈妈永远飞走了,但是《蝴蝶妈妈》的歌曲仍在大歹孩子心中流淌……

--> 2021-02-04 —— 追记贵阳市南明小学教育帮扶从江县大歹小学第一校长王玉 1 1 黔东南日报 c152356.html 1 “蝴蝶妈妈”请慢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