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交通局帮扶干部 邹琴
我叫邹琴,是凯里市交通局的一名干部 。2016年,我们单位结对帮扶凯里市旁海镇白云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每名干部也要结对帮扶贫困户,就这样我与白云村凯阿彪一户结成了对子,成了“亲戚”。
还记得第一次去凯阿彪家,是村干部带我去的。这一家人,对我们的到来有着深深的防备感,不愿过多说出家中的事。
通过多次走访,大家才逐渐敞开了心扉,那年凯阿彪30岁,患有股骨坏死病,其父亲凯士荣和母亲杨通兰均是70岁老人。凯阿彪有一个女儿叫凯文璐,只有2岁,可怜的是,在她刚满月的时候,她的母亲就去世了。
孩子这么小就没了母亲,那我就当她的“妈妈”吧。
2018年,凯阿彪一家易地扶贫搬迁来到东出口安家,凯阿彪还在小区找到了一份小区巡逻的工作,生活还算稳定,凯文彪一家成为了“城里人”。
然而,好景不长。2019年5月,凯阿彪的病情突然恶化,在州医院医治无效死亡。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原本就没有母亲的凯文璐,现在又没了父亲。
凯士荣老汉四处奔走,想要为小孙女办理孤儿证,可是孩子的母亲在广州死亡的,当时还未办理结婚证,死亡证明也遗失,仅有的信息就是一个在广州的火化证。没有孩子母亲的死亡证明,是不能办理孤儿证的。
我四处寻找凯文璐母亲的信息。最后,从凯士荣在雷山的大儿子那找到了凯文璐的出生证明。再通过出生证明上凯文璐母亲的身份证号,联系到了广西靖西市派出所,并由广西靖西市派出所出具了死亡证明。
凯文璐的孤儿证明才得以顺利办成,她每月能领到1040元的孤儿补助金,加上两位老人的养老金,和凯士荣的大儿子给的赡养费,凯士荣户于2019年得以脱贫。
如今,凯文璐在东出口生态移民小区入园学习,得到了学校的特别关注,减免了她的生活费和杂费,社区也很关照他们一家,为他们家添置了沙发、电视等。
凯文璐从未感受到母亲的温暖,不愿和人说话。有一次,她患病在凯里市人民医院住院,我去医院看她,爷爷奶奶说她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
我急忙出去给她买来了一碗馄饨,我慢慢地喂她吃,她竟然也吃了大半碗。当我准备起身回家的时候,凯文璐大哭起来,我也哭了起来,旁边病床的人也哭了。
几年时间的走访,她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她心里是认可我的,她是舍不得我走。
接下来的几天,我都去看望她,给她买吃的,慢慢地她的病好了,她也愿意叫我一声“阿姨”,我们成为了真正的“亲人”。
如今,凯文璐在幼儿园上学学会了普通话,学会了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每次我去看望她,她都很高兴,她会牵着我的手给我说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会定期去看看她的鞋子是不是短了,衣服是不是不够穿。
就这样,凯文璐成了我的“女儿”,我们成了一家人。 (通讯员 杨通球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