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杨旭 姚敏) “燕子,现在疫情又紧张了,村里的大喇叭说回来路上风险大,容易交叉感染,现在咱这提倡在外务工人员就地过年,我看这非常时期今年你就别回来了,我跟你妈还有弟弟妹妹都好着,不用惦记我们!你个人出门也戴好口罩……”1月19日下午5点,小河村村民吴安东拨通了在外务工女儿吴邦燕的电话。
吴安东的女儿在浙江工作,因为平时上班忙,一年到头很少回家。“我也很想在春节和女儿团聚,但连日来,听着村里的大喇叭不断播送‘减少人员流动、减少人员聚集、倡导就地过年’的内容,我就主动打电话劝说女儿春节不要回家。”吴安东感叹道。
春节将至,就学返家、务工返乡和探亲访友人员增多,人员流动大,为做好返乡人员疫情防控,施秉县各乡镇各部门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请大家进出社区戴好口罩,家里如果有外地回来的人员,要第一时间告诉社区工作人员……”走进鼓楼社区,老远便能听到社区安置点门口的“小喇叭”正在播放着防疫政策。日前,笔者在江岸明珠看到,小区门口的疫情防控卡点又重新启用,进出社区的人都戴着口罩,社区干部坚守防疫岗位,严格地对外来人员和车辆进行逐一登记。
据了解,南官营社区作为施秉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外出务工人员最为集中的地方。按照中央、省、州、县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社区全力做好防控工作的宣传,利用社区内微信群及时发送疫情防控要求和最新动态至社区群众;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社区安排人员上门走访宣传,摸排情况,并对在外务工人员进行宣传,非必要不回家过年。对于已经回到居住地的群众,社区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严格进行管控。
为进一步强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措施,中沙社区狠抓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不放松,积极做好外出返乡人员的摸排工作,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牢牢守住社区疫情防控安全线。另一边,在社区医务室内,医护人员正在对一位刚从外地返回的社区居民进行登记,了解其返乡活动轨迹及身体健康状况。
“外来人员、省外务工、学生放假,到了我们的卡点必须量体温,登记信息,上报医院与乡镇。以我们社区作为一家人的心理,必须在这个疫情期间要组织大家遵守严防、严守、严控、严报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消解疫情隐患。”中沙社区工作人员吴美春如是说。
据了解,为防止大规模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风险,施秉县各乡镇各部门正按上级要求,严阵以待加强防范。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掌握辖区外省务工求学人员信息,施秉县积极调动镇村干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采取入户走访、电话询问等方式摸排在外人员信息,重点关注境外人员、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情况,了解其是否有回国、返乡的意愿。截至目前,共摸排现有外省务工求学人员1202人,其中务工977人,学生204人,其他(旅游、探亲等)21人,9人确定无返乡意愿。
“本来姑娘接我去上海过年,但现在这个疫情严重,政府都在宣传倡导就地过年政策,我把机票退了。”住在鼓楼社区姚家沟的刘定福老人说,前几天,远嫁上海的女儿准备接上老人到上海过春节,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讲解全国疫情防控现状,并建议最好不要离开本地。对此,刘定福表示理解,也表示绝不给自己找麻烦,更不给国家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