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吴国明 胡飞 陈昆 吴念 谭善文 封琼 陈敏
为贯彻落实好岑巩县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和县委经济工作会、县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做大做强做优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岑巩县各乡镇全力以赴抓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的产业发展布局,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平庄镇:全力以赴抓制种产业发展
“同意我们亚林村水元组实施杂交水稻种植的请举手,大家表个决心。”
“同意。”
为切实推动杂交水稻制种产业转型升级,近日,平庄镇在涉及坝区的村组织群众召开火塘会,院坝会,大力宣传杂稻制种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市场前景,亚林村的老百姓对在他们村发展杂稻制种产业表示全力支持。
当晚的火塘会,让亚林村村民欧阳开洪看到了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发展前景,他决定参与进来:“今天晚上周书记给我们开会,动员大家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这是个好产业,我们应该积极配合,今年我要配种六到七亩。”
“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有钱可赚,值得发展。”种植杂交水稻已有四年的种植户吴志龙说,“种植杂交水稻比以前种植中稻利润高,我种植10多亩一年有两万多块的利润。”
杂交水稻制种作为岑巩县坝区主导产业,今年,全县计划在广西兆和种业制种基地发展一万亩,平庄作为承接乡镇之一,今年实施发展种植2200亩。目前,全镇坝区杂交水稻制种地块规划,图斑核实已全部完成,相关宣传动员工作正稳步有序推进。
羊桥乡:“三种两养一基地”按下产业兴旺快进键
“我们结合市场需求和地理优势,河流的上段发展水产养殖商品鱼,下段发展休闲垂钓,把这个产业发展得更好,让老百姓增收致富。”羊桥土家族乡龙湾村主任何江海说。
龙湾村水产养殖基地建立于2015年,发展养鱼面积已有350亩,共涉及村里8个养殖主体。为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基地产业效益,今年,龙湾村通过村级合作社组织实施了12亩休闲垂钓场,预计到开春后就将建成投入使用。
羊桥乡结合现有产业基地,立足资源优势,突出抓好油茶、特色水产两大主导产业,全力推进“三种两养一基地”产业发展,按下乡村振兴产业兴旺键。
姚寨村油茶种植基地,是全乡最早一批实施油茶种植的产业基地之一,共种植油茶520亩,其中种植户夏云龙就有260余亩,是村里的油茶种植大户。
为了做好做大油茶产业,村民夏云龙成立了贵州亿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基地产业效益越来越好,还为附近群众提供了租金和就业岗位,实现增收。今年,夏云龙进一步扩大发展规模,新实施油茶种植500亩。
“我们基地从2018年开始挂果,每一年的产量在逐步增加,2020年的收入有20万元左右。基地每年用工1000人次左右,劳务支出八九万元。”贵州亿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夏云龙介绍道。
注溪镇:三大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田”
做优做强制种产业。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发展杂稻制种5000余亩,涵盖10个行政村,覆盖农户1490户61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10户1590人,带动群众1500余人就业,实现产值1500余万元。
强化思州柚品牌创建。加强对思州柚品质提升和有机产品认证,并拓宽销售渠道,稳定思州柚的种植面积,提高果农收入。目前,全镇思州柚种植面积2.5万亩(其中盛果期1.1万亩),覆盖农户2150户879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45户3180人,年产量12000吨,实现产值6800余万元,带动当地劳动力2500余人实现就业。
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抢抓全县“山上两茶”发展契机,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油茶种植8000余亩,涉及农户924户353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41户972人,带动当地劳动力1000余人实现就业,预计实现产值1200余万元。
客楼镇:多产融合铺就群众致富路
谋划支柱烤烟产业。客楼镇是烤烟生产万担之乡之一,烤烟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始终稳定发展,成为客楼镇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20年,全镇发展烤烟种植4569亩,完成收购烟叶7600余担,带动1000余人务工增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00余人。2021年,落实烤烟面积3900亩,种烟主体104个,翻犁土地3270亩。
壮大精品水果产业。出台新增种植桃树补助政策,建设6个现代化水果示范基地,基本实现了“产业园+休闲农业+CSA(社区支持农业)”综合发展模式。全镇水果产业(以水蜜桃为主),百亩以上种植基地44个8000余亩,挂果4000余亩,覆盖6个村55个组,带动1000余户1700余人务工增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50余户600余人务工增收。
强化乡村旅游业发展。以下寨村莲子产业为依托,以辖区内国家“AAA”景区为辐射点,强化旅游业,稳步推进客楼红豆杉景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实施特色小镇提升行动,打造客楼生态康养农旅小镇。2020年,接待游客累计5万人次。
大力发展商品蔬菜。建立蔬菜企业、合作社及大户产销对接机制,重点推进客楼标准化商品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目前,已种植甘蓝蔬菜420余亩、黑木耳6万棒,计划种植辣椒1800亩、冷凉蔬菜670亩。
凯本镇:山中种黄精村民喜增收
冬日,岑巩县凯本镇凯府村郎梅组的黄精基地里,一片忙碌。58岁的凯府村黄精种植大户藤召前看着眼前成熟的黄精药材心花怒放。
“2016年开始种的,种了近50亩,一年下来也有不少收入。”作为土生土长的凯府村人,藤召前并没有想过,黄精种植会在村里遍地开花。
“近年来,我们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产业专班,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组织方式,按照40%用于合作社社员分红,60%用于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村级集体滚动发展、村级公益性事业建设等,指导黄精产业发展。”凯本镇镇长刘泽友介绍道。
同时,根据农户实际需要,该镇还为他们提供黄精种植技术培训、生产指导、产品收购、行业信息、加工服务等,并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种苗,采取保底回收等方式解决发展后顾之忧。
有了政府保驾护航后,凯本镇村民开始重新认识这项产业,小田坝村、小寨村、凯府村等6个村积极融入产业发展当中,共发展林下黄精1116亩。市场主体和种植大户也积极扩展黄精种植,开放式发展的路子让全镇的生产规模瞬间扩大。
目前,全镇黄精种植规模3300余亩,共有黄精种植大户42户。2020年,全镇黄精陆续开始采收,截至目前,已出鲜货80余吨,实现产值160余万元,带动就近务工2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