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2月05日

春联的故事

○赵自力

我在农村长大,对春联一直有一种情结,觉得那是村庄里最温暖的记忆。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读书的地方条件简陋,土坯房里木条桌,坐的是长板凳。但教室门口贴的对联总是完好的,红艳艳的样子格外惹人喜欢。语文老师毛笔字写得格外好,那对联就是他写的。老师一边教我们“日月水火,山石土木”,一边教我们读对联“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这副对联,在村里很多人家的大门上贴了好多年,也一直贴在我们的记忆里。受老师的影响,我从小就喜欢写毛笔字,也喜欢跟着老师学写对联。

读师范时,每天坚持练习毛笔字。有年放寒假,父亲说到除夕贴春联的事,我自告奋勇地揽下了这活儿。自己作春联自己写,然后自己贴。那年邻居们都请我写春联,我从早饭后写起,一直写到下午,连午饭都是草草吃了口。从此以后,每年的除夕前几天,是我最忙的时候。人还没到家,桌上已堆满了乡亲们送来写春联的纸张和笔墨,还夹着一些点心。我总是二话不说,洗净了手就开始张罗。父亲常常给我打下手,看得出来他格外欣慰,觉得我开始有出息了。

写好的春联,陆续被乡亲们拿去,我自然是谢绝了他们的心意。看着他们笑呵呵地拿着对联,红艳艳地摆动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有一种“手有余香”的感觉。村里有几位老人,他们家的春联总是被我承包了,写好了还得帮他们贴上。在凛冽的寒风中,老人们拿着糨糊,我则爬上楼梯贴春联。看着老人们露出满意的笑容,再冷的冬天也觉得无比温暖。

后来,我在镇里教书。每年放寒假我都要早早回家,带着笔墨纸砚去村里的小学,为乡亲们义务写春联。那里人口集中,操场又大,写好的春联多半放在乒乓球台上,红灿灿的一大片,煞是好看。乡亲们来来去去,寂静的校园顿时热闹起来。他们说着感谢的话,拿着春联一边端详一边说着好,那场景我至今还记得。父亲那几天比过年还高兴,骑着三轮车为我跑腿,有时送饭,有时买红纸,一边骑着车一边哼着小曲,那是一个快乐的小老头儿。

进城后,我每年都回老家过年,依旧为乡亲们写春联。看着他们淳朴的笑容,我感到无比踏实,也明白自己的根在那里。

腊月过后,满街红灿灿的春联,又让我心头美了起来。春联的故事,在我心头漾起一阵阵温暖,我要让它一直温暖下去。

--> 2021-02-05 1 1 黔东南日报 c152507.html 1 春联的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