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2月05日

“小年”扫屋尘

○李育蒙

过了腊八,年就近了,很多关于过年的习俗要开始准备了。

“年味”是一种乡愁,每年年底,很多人像我一样,不顾舟车劳顿回家过年,其实就是在赶一场乡愁的大盛宴。不过今年情况有些特殊,因为疫情的影响,我决定响应号召,留在工作的城市过年。父母得知后,也非常支持我的决定。并且还答应来一次反向春运,错开高峰期,早早提前进城来和我们一起过年。其实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未在老家以外的地方过过年。

腊月十二,父母就来到了我工作的城市。他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家里的年俗“年味”,也让城市的家里充满了过年的气氛。因为那些与过年有关的庄严和浓重的仪式感,父亲要求一样也不能落下。

按照习惯,小年的时候,就应该打扫无尘了。这是我小时候经常帮着家里做的一件事。那个时候条件差,住的是土砖房,能源靠的是柴火。一来可以取暖,二来也可以用来熏制腊肉。所以家里经常熏得到处都是黑灰尘,尤其是房梁上。每次过小年的时候,都要全家总动员扫屋尘。除了地面和家具要弄干净外,最麻烦的还是房梁和墙壁,上面的黑尘,要用竹竿绑上带穗的扫把去扫。有时候一扫把下去,蜘蛛网、泥巴灰纷纷下落,整个房间都是灰尘扑扑。常常是一天下来,手都举酸了,但看到家里焕然一新也会觉得付出是值得的。

父亲说,马上就小年了,要准备大扫屋尘了。其实我觉得是挺多余的,城里新买的房子,还特意经过了室内设计装修,吊顶也不高,非常干净,根本没有那些黑尘和蜘蛛网。但父亲还是要坚持打扫,因为这是过年的仪式感,不能丢。

无法说服父亲,我还是决定尊重他的意愿,准备在小年扫屋尘。不过这可为难了父亲,因为周边的超市都跑得差不多了,也没找到一把带穗得扫把。于是我赶紧想办法,在网上买了一些扫把穗。邮寄到家后,父亲自己扎了把带穗得小扫把,工具算是对付上了。父亲这两天也象征性的试了试,还算顺手,就等着小年大展身手了。

其实刚懂事的时候,对于这样的扫屋尘,我是有些抗拒的。但父母说腊月的扫尘能驱除病疫、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祈求新年安康。自那以后,我就觉得这是具有神圣意义的事,所以即使是家里不需要,但只要父亲坚持,我还是会响应的。

父亲要求我调好了班,说过小年那天,扫屋尘一定要我亲手来做。其实我知道,父亲是在向我传递一种仪式,一种“使命”,要我为了家庭,除陈布新。我更期待,扫把一过,能扫除阴霾,静待春暖花开!

--> 2021-02-05 1 1 黔东南日报 c152508.html 1 “小年”扫屋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