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2月15日

新家新年新生活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小旭

窗明几净,灯火可亲。

风日正好,家人已归。

凯里东出口移民安置小区是凯里市跨行政区域搬迁的一个小区,居住着来自全州各县的一万七千余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今年是大部分群众搬进新家的第二个新年,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如何在新家过新年?我们一起跟随记者走进他们的新年。

陆德君:希望粉店的生意越来越好

“再上去一点……右一点……嗯……慢慢平整贴下来……”陆德君正和放假回来的儿子贴春联,张罗着过年。

“春联是小区组织写来免费送给我们的,有意义着呢。”聊到现在的生活,陆德君笑弯了眼,2018年从台江县搬迁到安置小区后,陆德君一家的生活悄然变化了许多。

陆德君是一个单身妈妈,搬迁到小区来之前,她独自带着两个孩子从台江到凯里打拼,在棉纺厂租房开了一家小有名气的粉店,靠着勤劳和乐观,她抚养大女儿考上了大学,小儿子也成绩优异。

那时候陆德君唯一的愿望就是在凯里有个家,不用四处流浪租房过日子。

2018年冬天,家庭贫困的陆德君享受了国家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从台江县排羊乡搬迁到了凯里市,如愿实现了有家的梦想。

回忆起拿到钥匙的情景,陆德君说:“感觉像做梦一样,我和孩子们终于有一个家了,我打电话给我妈她们,都哭了。”

搬迁到小区后,陆德君开始重新规划一家人的生活。

在小区门口租了一个门面,把老本行又继续做起来,虽然换了地方,但是还是有很多老顾客前来光临,为人亲和热情的她又在小区收获了新的“粉丝”,粉店的生意越来越好。

忙碌而幸福,是陆德君现在的生活状态。

对于未来,陆德君笑笑说:“没有什么大愿望,就希望女儿、儿子成才,一家人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

贴完春联,打扫完卫生,陆德君和女儿在厨房开始准备年夜饭。吃团圆饭、送新年祝福、看春节联欢晚会,万家灯火里,她们一样却又不一样。

吴晓辉:结束了在外务工漂泊的日子

“打个中国结,请春风剪个彩,愿祖国的日月,年年好运来……”在凯里东出口移民安置小区里,路边的喇叭播放着喜庆的歌声,15栋的吴晓辉带着三岁的儿子前往小区门口的智慧超市采买年货。

两父子边走边说,几分钟就到达了小区门口的超市,选了一堆零食、瓜果、大礼包后就回家了,躺在床上的妻子知道后轻声训斥了两父子:“买的这是啥啊?一点儿不会买!”

“都是你和孩子爱吃的。”憨笑两声后,吴晓辉把妻子爱吃的水果递了过去。

对于吴晓辉来说,今年的春节有点不同,妻子身体不好做了个小手术在家休养,照顾一家老小、备年货等一切事情都落到了他这个大老爷们儿身上,但是他乐在其中。

转身出房门后,吴晓辉就吩咐读初中的大儿子拖地擦窗,自己则在电视墙、门上贴起了福字,快八十岁的老父亲和小儿子在沙发上逗乐。

搬迁到小区之前,吴晓辉带一家子在沿海务工,常年漂泊在外的他们渴望安定,给孩子和老人一个稳定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2019年,吴晓辉一家分配到了一套四室两厅的移民安置房,并在小区门口的扶贫车间里找到了工作,夫妻两个人加起来月工资有9000元,两个孩子都在小区的公立学校读书,结束了在外务工漂泊的日子。

小区配套设施齐全,安静舒适,老小生活学习都很便利,吴晓辉夫妇上班十分安心,一家子的生活步步向好。

“爸,你看我擦得干净不?”吴晓辉转头对儿子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奖励吴攀在学校取得好成绩、阳阳在学校听话懂事,爸爸今天给你们做一个拿手好菜过年!”

在两个儿子的簇拥下,吴晓辉在厨房忙碌了起来,哼着欢快的歌声挥舞着锅铲。

老人乐、小儿语、男人忙,吴晓辉家的新年平淡而幸福,妻子在房间里默默地笑了。

雷安珍:日子过得安心省心舒心

咚……咚……咚……

刚从社区忙完回到家,雷安珍从冰箱里拿出一个小口袋,风风火火下楼敲开了206的房门。

“这是我昨天买的扣肉,我觉得好吃,给你们拿一小包来,放锅上加水蒸熟就可以了。”

“在准备年夜饭没有?还差啥不?”

今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受疫情管控影响,一部分在外的年轻人未能回家,家中只有老人和小孩,为了让他们能够安心过年,雷安珍忙前忙后张罗着。

雷安珍老家在镇远县的一个小山村,偏僻贫穷,2018年12月,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一家人从镇远县搬迁到凯里东出口移民安置小区。

心念党恩的雷安珍搬到小区后,常常主动帮助左邻右舍,2019年,雷安珍主动申请担任楼栋长,负责楼道的管理。2020年,在白果井街道和社区的动员下,经过组织选举,雷安珍担任了思源社区的妇女主任。

作为搬迁户,又作为社区工作人员,转变身份后的雷安珍将心思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小区移民群众的后续服务工作中,入户走访、解决群众困难、组织文娱活动、带头培训创业……雷安珍成了移民群众心中的“雷大姐”。

用群众的话说,“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雷大姐”。

从三四家移民群众家里出来,雷安珍气喘吁吁地说:“我今年58岁了,腿脚和反应能力都比不上年轻人了,但只要大家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做下去,让咱们移民群众过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

晃眼就到了晌午,忙完的雷安珍回到家中,丈夫已经开始准备可口的年夜饭,家里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对联、窗花贴得整整齐齐。

戴好袖套、穿好围裙,雷安珍就走进厨房帮着丈夫洗菜。

“感谢你在背后支持我工作!”

“一家人还说两家话!”

雷安珍和丈夫相视一笑,阵阵鱼香味儿从锅里传出来,透着新生活的美好。

--> 2021-02-15 1 1 黔东南日报 c153018.html 1 新家新年新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