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军 通讯员 欧阳可林 高亮亮
时下,正是猴头菇成熟上市时节。在位于三穗县长吉镇司前村猴头菇种植基地内,一排排盖着白色篷布的大棚错落于林间,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格外耀眼。揭开篷布,一个个毛茸茸的白色“小猴头”便呈现在眼前。
“一个菌棒能够产出0.6公斤鲜菇,按照批发价10块钱一公斤算的话,这一棒就可以卖到6块钱左右。”基地负责人刘昌权介绍说,我们主要在气温较低的春冬两季种植,目前司前村猴头菇种植基地有菌棒55万棒,预计产值有300多万元。
司前村猴头菇种植基地是三穗县打造万亩林下猴头菇基地的一个缩影。2020年来,该县按照“一种一养”的产业布局,相继出台了《中共三穗县委三穗县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和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6个政策措施,对猴头菇产业发展中的基地建设、土地流转、财政奖补等予以全面支持。特别是对集中连片种植猴头菇30万棒以上,带动农户就业20户以上,持续种植1年以上,每棒可申请0.1元产业一次性补助,每个基地最高补助10万元,有效有力地推动了猴头菇产业快速发展。
猴头菇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拓宽了村民就近就业、致富增收的渠道。通过“县级平台公司+镇级扶开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实施,以“保底息金+土地租金+劳动薪金”方式利益联结贫困户。目前,全县猴头菇产业实现所有乡镇种植覆盖率80%以上,种植规模达3500亩,累计上架菌棒700万棒,实现综合产值5600万元以上;带动群众就业700户,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利益联结贫困户2336户,年固定分红1500元以上。最大程度促进了脱贫攻坚成效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给贫困群众带来利益分红的同时,也让在家不能外出务工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有钱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