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2月21日

日子越过越舒心

天柱县高酿镇白坌村村民 袁月团

我叫袁月团,女,1969年出生,天柱县高酿镇白坌村一组人。我家有3口人,丈夫2012年开始患病,后因半边风和颈椎病导致瘫痪,如今卧病在床已有8年,是一级残疾人。我儿子在西北大学读书。

以前,我家日子过得苦不堪言,丈夫生病没钱治疗,儿子上学没钱读书,房子也破烂不堪,到处都透风漏雨。好几次,我都没有再生活下去的勇气。

可是,自从2014年我家纳入了贫困户后,我们的生活一点一点地得到了改善。得到国家那么多照顾,我们没齿难忘。

首先,是政府给我们安排了低保,每个月有900多元,让我们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2017年,我用自己贫困户的名额到银行搞了“特惠贷”,贷款5万元,这5万元我全部投入到村里上百亩的大血藤产业,每年有分红,最重要的是我每年还可以到大血藤产业基地务工,一年务工4个月左右,一年务工收入将近10000元,这让我这个从没出过门的农家妇女在家门口就了业,我是打心里高兴。

2019年,村里扶贫工作队还安排我做了保洁员,每个月有800元,一年9600元,让我这个做了一辈子的农民也有了工资收入。

最重要的是,教育扶贫帮了我家大忙。因为孩子他爹瘫痪了,我在家照顾他,又不能外出务工,我儿子几次打算辍学外出务工,我伤心得直掉泪。后来,村里的扶贫工作队知道了,他们不断来家里做工作,还说现在有教育精准扶贫,读书完全不成问题,考上大学了国家会帮助出学费,让我们不要担心。就这样,我儿子才安安心心地读书。

2016年8月,我儿子顺利考上了西北大学。我们村的扶贫工作队知道后马上到我家看望我们,还帮助我儿子申请了助学贷款和“雨露计划”。我儿子去到西北大学,每年还有4830元的教育精准扶贫资金。如果没有教育精准扶贫,我家儿子是不可能读成大学的。

去年,帮扶干部帮我丈夫申请办理了一级残疾证,每年有1460元的残疾人护理补贴。家里的透风漏雨问题政府也解决了。帮扶干部和扶贫工作队有时还送我救助大米,寒冷的冬季还给我们送来御寒的棉被和棉衣。

现在,我们家每年的收入差不多也有3.7万,远远超过了国家的贫困线,日子越过越舒心。2019年,我家顺利摘掉了贫困帽。

我一家非常感谢党委政府。

(通讯员 龙春兰 整理)

--> 2021-02-21 1 1 黔东南日报 c153315.html 1 日子越过越舒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