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黄维 罗翼 吴思凝) 牛年春节期间,黎平县人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纷纷开启“忙年”模式,热热闹闹、喜气洋洋过新春。
在中潮镇上黄村的兰洞侗寨,村民们贴对联、挂灯笼,制作香喷喷的腊肉和糯米饭,寨里嬉戏的少年吃着刚打好的糍粑,追逐着……整个村寨一片沸腾。
兰洞侗寨是侗族英雄吴冕的故乡,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在历史悠久的鼓楼里,寨老吴志祥每年都会写春联免费送给村民,很受大家喜爱,他认为手写的春联更有意义,把象征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景送给各家各户,增添春节的喜庆氛围。
平时里,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只有在春节时才纷纷返回温暖的家乡,这时也是村寨最为热闹的时刻。村民吴显文的厨房里,挂着过年必备的一道美食,腊肉和香肠。对于常年在外的他来说,这就是家的味道。在侗族地区腊肉、香肠、腌鱼、腌肉都是过年必备的年货,大家会在提前准备好,春节期间便用来招待亲朋好友。
除了写对联、杀年猪,当地村民过春节还有一件不能少的事情就是打糍粑。糍粑是侗家群众必备的年货。头天晚上妇女们将禾糯泡好,早晨倒入木甑子用柴火蒸煮,一会儿,甑子滋滋地冒起了热气,糯米的清香从蒸笼的缝隙丝丝缕缕地散发出来,很快弥漫整个屋子,再把热腾腾的糯米饭倒进抹了油的石碓里,由两个人负责踩木碓杆,一人在旁边翻整,将糯米舂成糊状,再挤成一个一个的小团摆放在抹了茶油的桌子上,盖上花朵的图案,一个个又圆又白的糍粑便集体惊艳亮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