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2月23日

做好企业的“贴心人”

—— 锦屏县营商环境跃居全省第一方阵观察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潘皇林 聂蕾

近日,2021年全省产业大招商暨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会议召开,会上通报,经第三方机构评估,锦屏县在全省88个县市区中排名第3位。

由2017年的全省营商环境综合评比第69位,跃升到2019年的全省第5位、2020年高居第3位,从排名垫底跃居全省第一方阵,锦屏县是怎么做到的?

春节期间,记者深入企业车间、政务服务部门,梳理跳跃式上升的锦屏逻辑和锦屏实践。

首席服务员:

新时代的“店小二”精神

石斛产业是省委、省政府筛选的12个特色产业之一。这个产业源起浙江,落地锦屏,其招商引资的一些细节,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

2019年初,浙江铁枫堂生态石斛有限公司有意向到生态环境占优的贵州,战略性地为新一轮石斛产业布局选址。在董事长宋仙水最初的规划选址里,并未考虑过锦屏。当时锦屏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听闻这一消息,立即从广州转道,乘当日的航班飞到温州与宋仙水恳谈。双方数次互访、实地考察,最终宋仙水被优良的生态环境、决策层的诚意魅力、当地政府的营商态度所打动,达成口头协议。

铁枫堂的团队初到锦屏,就可入驻锦屏早已备好的办公用地。各部门随之而动:投促局代办注册手续,农业农村局拟定土地框架协议,人社局宣传招工,乡镇土流转地……

雷厉风行之下,仅用两周的时间,2019年5月3日,浙江铁枫堂在贵州锦屏种下了第一株石斛苗。

“在全国‘最多跑一次’就能完成企业开办业务,但到锦屏投资实现了‘一次不用跑’,一天就能完成企业开办业务事项,并取得营业执照。”贵州贵枫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章茂说,原来我们只是计划在锦屏进行石斛粗加工,后来改变了想法,把种植、育化、产品都放在了这里。

良好的营商环境催生发展速度。如今,在贵枫堂的技术支撑和市场引领下,锦屏万亩石斛产业项目总规划面积达2.6万亩,总投资达4.39亿元,用1年的时间就建成了全国最大仿野生铁皮石斛种植基地。

这些高效的服务,得益于锦屏县2018年推行的首席服务员服务制。

首席服务员由县委书记任1号服务员,县长任2号服务员,从项目洽谈、会商、跟踪、签约、推进、落地到投产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目前,锦屏县74名领导干部主动进入企业担任首席服务员,分别跟踪服务56个重点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和10个联系帮扶企业。

“我们首席服务员,就是新时代锦屏服务企业的‘店小二’。”锦屏县相关领导说,首席服务员以身示范,各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了服务意识,都能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作风。

服务管家制度:

企业诉求快速响应体系建成

春节将至,寒风料峭,细雨纷飞。但在位于锦屏经济开发区的贵州亚狮龙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却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生产机器开足马力,工人们各司其职、协作分工,经过30多道工序,最终制作出一个个漂亮的羽毛球。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该企业于2017年引进,由最初的5000平方米过渡厂房,扩大到如今占地180亩的大型产业园,总投资3亿元——短短三年内,投资力度一再加大。

“县委书记时常带队跨地到三穗高铁站迎接我们董事,令来考察的董事们都很感动,感受到了锦屏的诚意。”贵州亚狮龙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胡斌说,“在入驻经开区后,县长采取‘保姆式’服务,项目推进很快,行政业务办理根本不用我们跑。”

胡斌告诉记者,企业反馈了3批较大用工需求,锦屏县均在3天内帮助解决了劳务用工。

在锦屏,鹅产业的全链条正悄然布局——在离亚狮龙产业园不远的厂房,是2020年4月落户的江苏科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以盐水鹅加工制作为主,鹅羽毛可近距离快捷地输送给贵州亚狮龙生产羽毛球。

近年来,锦屏县将鹅产业列入“一县一业”,拥有鹅产业示范基地11个,商品鹅的加工、出售是全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这一难题,锦屏县领导多次远赴南京,动员邀请当地有名的“制鹅世家”江苏科培投资入驻。

在这一过程中,锦屏县推行了服务企业的另一项举措——服务管家制度,建成了企业诉求快速响应体系。

江苏科培公司总经理吴继崴对记者说:“我们在江苏本来打算放弃鹅肉制作转投其他行业,但是应邀到锦屏考察后,我决定在锦屏投资、并且追加投资做好锦屏鹅的龙头企业。”

他给记者举了几个例子:一天内办理儿子入学,一周内办好租房和办公用房,几次上门将生病的老父亲送医院……

这些态度打动了江苏科培,最终这一项目追加投资1.2亿元。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2020年累计清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31笔3944.17万元,实现清欠工作清零;外商投资的蓝莓基地采摘人手不足,县人社局租大巴车组织劳务用工免费运送往返;浙商投资的制衣厂需要扩容装修,县投促局协调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一个月内办好;鹅肉生产基地需要对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县卫健局组织医生到工厂开展体检……

“我们成立外商投资企业服务管家办公室,主要负责跟踪督查服务管家制度的实施,收集本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的诉求和问题并对办理情况进行跟踪。”锦屏县投促局副局长罗秀美说,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反映的诉求和问题,我们最多20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

据统计,仅2020年,锦屏县领导调研或走访服务企业206次,为企业协调解决建设及生产困难问题事项21个,协调帮助企业用工、房屋租赁、子女入学等事项26个,累计为企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38条。

数字化政务:

不用跑的网路纵深覆盖

锦屏商业贸易历史悠久。在明清时期,以今锦屏为中心的清水江中下游林区木材贸易悄然兴起,为留住更多木商在此地长足发展,当时的官府和百姓从起居饮食、会馆楼堂建设入手,提供商至如归的服务,这便是“营商环境”在锦屏最初的面貌。

如今,在这片拥有历史沉淀、营商基础的土地上,县委县政府开始了新时代信息服务的战略布局。

早在2018年,锦屏县结合实际,实施了“数字锦屏”顶层设计,将县域数字城市建设发展和信息时代服务企业引向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顶层设计的核心是开放政府数据、打破部门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汇数”“慧治”“惠民、兴业”。

2019 年 11 月 4 日,贵州省信息中心与锦屏县联合创建的“大数据应用推广示范中心”在锦屏县落地。

“这是全省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锦屏县数字城市运营管理中心负责人龙珍锋告诉记者,他们将建成全县统一的电子政务云数据中心,通过统一审批标准、前移服务端口等手段,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群众和企业可在“家门口”办事,目前已梳理行政审批事项 3970 项,网上可申报 2801 项。

目前,锦屏县县级1742项实现网上可办,网上可办率达100%,其中全程网办事项1515项,零跑腿事项占比87%;2020年对26个招商引资项目实现代办全覆盖,代办率100%,办结率100%。

“锦屏县通过首席服务员制度、数字化政务服务、服务管家制度三项硬举措,大幅提高服务企业水平,营造了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营商环境。”州投资促进局负责人说。

锦屏县构筑营商环境“高地”,形成降低营商成本的“洼地”,从而带来产业的集聚与壮大。据统计,锦屏新登记企业由2018年281家增长到2020年348家,年均增长11.28%。2020年全县产业大招商新增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6个,总投资28.85亿元;新增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到位资金25.14亿元;新增“千企引进”企业数14家,引进500强企业1家。

--> 2021-02-23 —— 锦屏县营商环境跃居全省第一方阵观察 1 1 黔东南日报 c153384.html 1 做好企业的“贴心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