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永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与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是我们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遵循,是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各级工会干部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进一步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才能团结带领全州广大职工群众建功新时代,当好主力军,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立足“三个新”,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在“两个大局”交织、“两个百年”交汇、“两个五年”交接的特殊背景下,为全党上的一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政治辅导课、理论教育课、形势分析课,具有极强的政治感召力、理论说服力、历史穿透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三个新”的重大论断,科学回答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当前发展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怎么样应对机遇和挑战?”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行动指南。全州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深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自觉用“三个新”的重大论断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自觉对表对标,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历史方位,保持谦虚谨慎、持续奋斗的精神状态,千方百计抢抓机遇,积极主动应对挑战,办好自己的事。要更加全面准确运用新发展理念指引发展,坚持州委、州政府提出的“12345”发展思路,深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高水平生态、创造高品质生活。要更加有力有效融入新发展格局,自觉服从服务大局,加快建设良好营商环境,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要深刻把握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领导的重大要求,不断提高领导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把“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与职工群众个人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形成共识,广泛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十四五”劳动和技能竞赛,激发全州广大职工群众为实现规划和目标建功立业,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开好局、起好步。
二、弘扬“三个精神”,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在各自岗位干一行、精一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高度评价了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主力军作用,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动者合法权益,对新时代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支持工会组织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发挥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讲话提出了新时代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肩负的庄严使命,是面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的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动员令,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讲话阐述了工人阶级和工运事业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的最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讲话要求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工会组织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提高水平,具有鲜明的实践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讲话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到工作中去,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不懈奋斗,继续建功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对“三个精神”的内涵进行了系统阐释,对劳模先进人物继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学先进赶先进,各级党政尊重劳模、关爱劳模,全社会崇尚劳动、见贤思齐,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体现了总书记对劳动价值的充分肯定,对劳动模范和工匠人才的高度重视,对“三个精神”的深入思考和大力推崇。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推动历史进步中不断丰富、在应对考验中持续升华。在党的领导下,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和建功立业活动,努力发展国民经济;改革开放新时期,立足经济建设主战场,为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进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中拼搏奋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在每一个历史阶段,各条战线英模辈出、群星灿烂,一大批劳动模范脱颖而出,形成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成为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强大精神动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实现宏伟蓝图,归根到底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汇聚强大正能量。
我们要以开展“劳动创造幸福”“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为契机,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引导广大职工群众以劳模为榜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关心关爱劳模工匠,创新劳模服务工作,发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作用,培养造就更多劳模工匠。用劳模工匠的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激励广大职工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三、增强“三性”,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在新时代听党话、跟党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的事业,党的群团工作肩负着庄严使命。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苦干,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把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汇聚成强大动力,共同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三性”是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的重要遵循,同时也体现了党中央对党的群团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党的群团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
政治性是前提。工会组织及其工作姓党,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始终保持政治性、突出政治性,始终将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站稳政治立场,无论是部署工作,还是开展活动,必须服从党委政府的领导,服从和服务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确保中央、省委和州委重大决策落地见效,将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到群众中去,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先进性是根本。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更是做好工会工作的必然要求。工会组织及其工作是在党领导下开展,必须始终体现和维护党的先进性,坚持传播正能量、传承好传统,把稳正确方向;必须采用先进的方式、先进的手段,将党的声音尤其是党的先进思想、理论、观点传递到千家万户,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抢占舆论阵地,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要注重挖掘和宣传各类先进典型,以他们的思想与事迹感染和引领身边人,为党的先进性增光添彩,为工会组织及其工作找到标杆、确立样板。同时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也必须保持和增强先进性。群众性是本质。工会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党动员广大职工群众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而奋斗的重要法宝。工会是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坚持党的群众观点,保持和增强群众性,是工会组织及其工作的本质特征。因此,要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广泛接地气,深入持久地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要通过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将党的政治思想、执政理念、先进理论传递到每一个角落,并通过群众的自觉行动体现出来、传承下去,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要巩固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将其作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会工作,保持和增强“三性”,以政治性为工会组织的灵魂,先进性为重要着力点,抓实群众性这个根本特点。在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上下功夫,夯实基层基础,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群众最大限度地组织到工会中来。进一步健全联系职工群众制度,加强调查研究,在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上再聚焦再发力,推动工会工作取得新成效,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不断创新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工作方法,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和职工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主力军作用。
(作者系黔东南州总工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