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2月24日

马号镇黄古村: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图为黄古村绣娘们在樱花树下刺绣

本报讯(通讯员 杨健) 马号镇黄古村是施秉县最为偏远和曾经贫困面最大的村寨之一。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村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党建、环境卫生、产业发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各方面迅速提升,群众生产生活不断提高。

“2018年以前,踩鼓场是一块荒田,2019年以后,得到党和政府、帮扶单位来帮扶才把踩鼓场建成像现在这样好看了。”黄古村老村干潘应发看着村里的踩鼓场感叹道,如今,村里的学生、老百姓成了踩鼓场的常客,打球、娱乐,热闹无比。

2019年底,黄古村大寨的合约食堂和大广场修建完成,这让居住相对密集的黄古大寨,遇到红白喜事、文体活动时,终于有了一个宽阔的公共场所,同时,乌亚、贵科两个大寨的文体活动广场设施也得到相应配备。

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推动下,黄古村各项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各大寨的环境卫生、产业发展、党建、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方面得到很大进步,尤其是在中投公司捐赠实施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爱心超市”积分推动下,村民参与村寨各项工作积极性更高了。

黄古村村民万秀文笑着说:“我做保洁员、管水员还有灭火员,得了100分,用来买肉、买糖给孙子吃。”

“黄古‘爱心超市’启动以来,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乡村治理、好人好事、产业发展、公益事业中来,充分发挥群众共同奋斗,苦干实干的精神,对推动乡村振兴起到积极作用。”马号镇副镇长刘东南说。

回首过去,黄古村贫困发生率曾达到46.7%。脱贫攻坚开展以来,10多个帮扶单位、60多名帮扶干部全力开展精准扶贫,经过努力,黄古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突破,2019年底实现脱贫摘帽。干部、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脱贫攻坚“四不摘”继续巩固,乡村振兴步伐不断迈进。新时期,黄古村依托“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风采,发扬古老苗绣技艺和古寨建筑风貌,围绕“樱桃之乡”万棵樱桃美景和产业,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和产业发展,不断做好黄古新时期的发展。

“我们主要是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引导贫困户劳务输出和加大产业引导贫困户入股产业抱团发展。”驻黄古村干部邰秀柒到黄古村驻村时间已经接近5年了。5年时间里,他走遍了黄古村的每一个角落,对于黄古村的发展,他信心十足:“黄古村有少数民族特色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的刺绣,还有出名的樱桃产业,我们将利用这三块资源,抓好乡村振兴建设。”

--> 2021-02-24 马号镇黄古村: 1 1 黔东南日报 c153484.html 1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