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 宣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凯里市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加快建设苗侗明珠·文明凯里,持续提升城市首位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在全省全州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走前列、作表率。
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砥砺前行。“十三五”以来,凯里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上下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尽锐出战、战天斗地、精准攻坚,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回眸“十三五”成就——交出亮眼成绩单
五年来,凯里市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民生保障有力,老百姓钱袋子越来越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脱贫攻坚精彩打赢。深入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尽锐出战、务求精准,落实系列组合攻坚行动,发起“大战140天”和“决战80天”两项行动,建成“组组通”公路192.7公里,有效解决98073人饮水安全问题,10027户44179人进城安居,农村危房改造10955户,“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全面补齐。81个贫困村6.13万贫困人口全部出列脱贫,4.42万人进城安居,世代贫困的宿命被彻底改变,脱贫攻坚战果顺利通过国家和省级验收,书写了凯里减贫史上的精彩篇章。
——综合实力持续跃升。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2020年全市经济总量接近300亿元,约为2015年的1.5倍;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40.91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00.14亿元增加到173.52亿元,年均增长8.8%;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761元、14224元,年均分别增长8.1%、10%;位列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第35位,获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十三五”期间,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城市知名度、美誉度、承载能力持续提升。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持续调优,坝区产业加快发展,林下经济势头正旺,山地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林牧渔业预计总产值达32.8亿元,年均增长14.08%。工业经济持续平稳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2.66亿元,年均增长6.22%,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省批复。旅游产业持续“井喷式”发展,入选2020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乡统筹发展不断加快,凯都一体化、凯麻同城化扎实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达73.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5%。大风洞、凯棠顺利撤乡设镇,新设白果井街道、白午街道,308个特色小城镇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品质不断提升,“风貌整治”工程成效明显,公园景观上档升位,建成51个公园广场,民族特色公园城市得到彰显。实施“城镇双修”,全域化推进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小城镇功能不断完善。
——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交通路网规模不断扩大,凯里至都匀快速通道建成通车。高速公路境内通车里程达166.1公里,公路总里程增加至1867.4公里。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创建,公交车保有量达361辆,实现建成区全覆盖并延伸至15个镇(街)。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建设了一批路网管廊、学校医院、车站商场等配套设施。能源信息网建设稳步推进,第二轮农网改造工程如期完成。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2.1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83平方米,分别增长2.75%、40.63%。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鱼洞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达到序时进度。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保持在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56.6%,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1000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固废治理、乡村环境整治“五场战役”,全市35条河流310公里河段全部落实河长制。实施“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矿山修复”和裸露山体植被恢复工作。扎实推进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体系。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深化改革蹄疾步稳,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党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凯里海关封关运行,无水港投入运营,黔东陆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稳步推进。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获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1家,省级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入选23家,创建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创业平台39个。
——民生福祉明显增强。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管理模式走在全省前列,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认定,高中教育基本普及。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0.98万人,有组织开展劳务输出务工就业3.13万人。健康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成功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筹资分别增长86.77%、68.2%。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全面落实城乡低保提标工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特困人员供养工作实现“应保尽保”。
——管党治党全面从严。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力弘扬“厚德载物、知行合一”的凯里城市精神,奏响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时代强音。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建了一批全省、全州、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大力培养和选拔了一批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始终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党内政治生态逐步向上向好。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凝眸回望,这份厚重亮眼的成绩单一笔一画重重地落在了全市党员干部向着使命集结的初心里,落在了百姓共享平安和谐的幸福笑脸上,也落在不负韶华奔征程的铿锵步伐中。
“十三五”时期品牌创建
2016年,经国家发改委、中央编办、公安部、民政部等11个部门联合评审,凯里市入选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
2016年,凯里市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农村综合示范县,列为“中国电商百强县”
2016年,凯里市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
2016年8月,凯里市被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授予“苗侗医药养生之乡”的称号
2016年10月,凯里市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酸汤美食之都”称号
2016年10月,凯里市被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授予“中国民族优秀建筑之乡”称号
2017年,凯里市入围“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2017年,凯里云谷田园农业旅游景区、下司古镇先后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7年12月,凯里市入围第十三届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2018年11月,凯里市获中国科学技术部批准入选“首批创新县(市)建设”名单
2019年3月,凯里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再次荣膺“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2019年6月,凯里市被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命名为第九批(2018年度)“国家节水型城市”
2019年9月,凯里市被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县域医共体国家试点县”
2019年11月,凯里市被中央精神文明委员会列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
2019年12月,凯里市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
2020年,“凯里香葱”“凯里生姜”先后获农业农村部批准,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0年11月,凯里市被中央精神文明委员会授予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接力“十四五”规划——走在前列作表率
回眸“十三五”,接力“十四五”,要全面梳理找准衔接点。当前,发展不足仍是凯里市最大的问题,加快发展仍然是凯里市的最大任务,加快转型依旧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凯里市作为州府所在地,处于贵州东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核心位置,如何在全州发展中发挥好“火车头”“发动机”作用体现政治担当?答案是必须在更大空间、更广范围内集聚更多资源和要素,增强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引领力。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凯里市在省州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实现“走前列作表率”的关键时期。2020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凯里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凯里市委关于制定凯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经济发展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创新、社会建设水平五个方面明确了全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凯里市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加快建设苗侗明珠·文明凯里,持续提升城市首位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在全省全州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走前列、作表率。
具体来讲,突出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找准高质量发展着力点,在推动四化同步中走前列作表率。顺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凯里市将全面梳理存在的强项和短板,抢抓发展机遇,从全局出发,以工业园区推动新型工业化,以文明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以乡村振兴推动农业现代化,以全域旅游推动旅游产业化,四化融合,四轮驱动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是紧扣高质量发展落脚点,在推动民生保障中走前列作表率。高质量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在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凯里市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适应人民群众需求变化,紧扣高质量发展落脚点,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提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大提升,推动教育、健康、就业、社保等重大民生领域实现大提升,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领高质量发展,努力让全市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挖掘高质量发展的潜力点,在推动改革开放中走前列作表率。凯里市将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立足比较优势,找准突破口,标定新位置,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加快创新发展,在省委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和加快做大市州中心城市中找到凯里高质量发展的广阔空间。
四是防范化解高质量发展风险点,在确保安全稳定中走前列作表率。凯里市将坚定不移维护政治安全,全力以赴防范化解债务,扎实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危机意识和底线思维,防范和化解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风险,巩固发展和谐稳定局面。
展望二〇三五 ——跑出提升城市首位度“加速度”
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展望二〇三五年,凯里市将在全州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全州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经济体系;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人民群众满意度、安全感保持高位水平;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独具苗侗民族特色的城市品质品味提档升级,州府城市首位度更加明显。
“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扬帆启航。凯里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按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快进键”、跑出提升城市首位度“加速度”,为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凯里新未来而不懈奋斗!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凯里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