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遵智 吴子勇
2020年,三穗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以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凝心聚力谋发展、千方百计求突破,全县呈现出经济稳步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的良好态势。
坚决扛起政治责任 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三穗县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聚焦“四个不摘”政治要求,扎实推进“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3+1”问题大筛查、“七查”“十个坚决防止”等工作,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县16011户62029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85个贫困村全部实现出列。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的根本之策,整合涉农资金1.4亿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130个,实现所有贫困户利益联结全覆盖。持续抓好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建设,依托武笔、文笔两个街道加强对4117户17427人易搬群众开展管理和服务,代表黔东南州顺利接受了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专项检查。夯实保障基础,通过全方位政策兜底保障和购买“防贫保”商业保险,持续筑牢防止返贫致贫“防火墙”,确保脱贫不稳定户不返贫、边缘户不致贫。持续深化与杭州江干区、深圳华侨城的交流合作,累计落实对口帮扶和定点帮扶资金6972万元,直接受益贫困群众达7270人。以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为契机,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打通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实施路径上的衔接渠道,实现二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始终坚持生命至上 切实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三穗县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坚决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做到快速反应、及时行动、科学决策、高效应对,统筹推动人力、财力、物力向疫情防控持续聚焦。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要求,对小区、村寨实行网格化管理,全方位动员干部职工、群众、党员等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全县321个党组织、8000余名党员、5619名干部职工、1539名医务工作者、715名干警带头冲锋,宣传动员70余个社会企业和广大群众全力参与,建立了党政领动、社会联动、群众主动的疫情全面防控格局,全县全年无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涌现出聂琴琴、曹发鑫、县人民医院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个人、先进集体。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全力实现坚决高质量发展
三穗县毫不动摇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带县、商贸活县”主战略,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在中央和省委、州委的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优农业夯实脱贫基础、做大工业厚植发展动力、统筹城乡促进协调发展、狠抓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发力优化生态环境,全县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回稳、恢复加快、势头向好的态势。2020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1.83亿元,增长8.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702元和11608元,分别增长8.5%和10.5%。
一是做优农业夯实脱贫基础。坚持把农业产业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根本之策,大力发展以三穗鸭、生态循环流水养鱼和茭白、黄花菜、猴头菇为重点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坚定不移把农村产业革命引向深入,贫困人口产业覆盖不断巩固提升。全县完成三穗鸭出栏1000.3万羽、禽蛋产790吨,实现产值9.6亿元;实现商品鱼产量600万斤以上、年产值达0.6亿元以上;种植茭白10000亩、黄花菜10000亩。突出全县13个500亩以上坝区示范引领,落实专班推动,明确22名县级领导分别牵头领办1个千(百)亩坝区产业示范点,新增打造2个省级样板坝区和8个省级达标坝区,坝区耕地复种指数提高到200%以上,平均亩产值达10000元以上。加大林下经济猴头菇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强力推进县乡村“百千万工程”建设,全县90个百亩基地、9个千亩基地、1个万亩基地均达到建设规模,3个梯次打造的12个猴头菇种植基地全部建成见效。
二是做大工业厚植发展动力。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重点发展优势轻工、生态特色食品等重点产业,工业企业发展到383家,规上工业企业7家。持续加大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在落实已出台的支持工业企业发展42条政策措施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全县工业经济不断扩量提质。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壮大工业经济的重要引擎,2020年实现招商引资项目35个,累计上报到位资金30.01亿元,其中引进的浙江建盛集团投资2000万美元高档纺织品二期项目,实现外资引进零突破。
三是统筹城乡促进协调发展。坚持“三区联动”和“美丽乡村”统筹发展。高铁新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全面完成黔东(三穗)移民第一村(鱼塘水库移民安置区)建设并陆续搬迁入住,黔东(三穗)综合客运枢纽站即将建成投用,高铁站前广场、黔东(三穗)医养产业园、地下综合管廊及路网等项目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三黎高速美敏互通及其连接线全面竣工通车,建成医疗卫生机构2个、学校2所、实训基地1个、金融服务点2个、公共交通2条。持续推进全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着力推进台烈、瓦寨2个乡村振兴精品示范乡镇和长吉镇贵秧村、八弓镇界牌村等20个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建设。
四是狠抓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坚决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放松,全年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71个。金昌沟水库下闸蓄水,白剑坡水库、塘冲水库至白崇坳河道治理工程等稳步推进;城乡供水工程、县域城镇污水处理工程有序推进,9个乡镇供水、污水处理问题得到解决;实施完成农村饮水工程设施维修养护工程,补齐农村人饮问题短板245处,进一步巩固提升群众安全饮水保障;加快推进城镇管道燃气项目建设,完成管网埋设23公里;持续推进农网升级改造,全县供电可靠率达99.8%;新建(改建)4G及5G基站35个、通讯光缆450公里,实现全县所有30户以上自然村寨4G网络全覆盖。
五是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全面落实“稳就业”“保就业”系列政策,采取“八个一批”实现就业2419人,开发扶贫专岗和公益性岗位共3674个,精准输送劳动力7047人到岗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235人。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三穗县第四中学主体工程及部分配套附属工程已基本完成,台烈镇寨头幼儿园、桐林镇第二幼儿园等学前三期教育项目加快推进,中小学“大班额”问题逐步有效化解。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不断加强,三穗县人民医院、三穗县中医医院相继通过二级甲等复审,三穗县妇幼保健院通过二级甲等评审,完成八弓镇、台烈镇、瓦寨镇、桐林镇等4所甲等中心乡镇卫生院创建工作。持续加大民生支出力度,共发放城乡低保金5849.28万元、各类救助补贴资金2534.76万元,三穗县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并投用。文旅事业持续推进,完成县级公共体育场、永灵山10公里登山步道等文体项目建设,提升改造村文化体育广场10个,申报星级乡村旅游经营户9户,界牌村成功申报省级甲级旅游村寨。
六是持续发力优化生态环境。深入贯彻实施新一轮绿色贵州行动计划,继续打好“五场战役”,扎实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欧投项目建设,完成各类营造林3.4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4.12%,顺利通过“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核查。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河长制,河长坚持带头巡河护河,水利部授予三穗县“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称号。县城空气质量指数稳定达到省州标准,县、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生态环境质量稳中趋好。统筹推进中央和省委生态环保督察反馈、交办问题整改,目前完成整改33项66个。全力推进三穗县生活垃圾发电项目,已达到接收处置黔东五县生活垃圾条件;台烈镇、桐林镇、瓦寨镇等6个建制镇污水处理项目基本完工并运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深入推进,实现城市环卫服务向乡镇、农村延伸。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持续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三穗县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扎实抓牢基层组织建设,始终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全县政治生态持续向好。深入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奏响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时代最强音。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作风建设不断走深、走实。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提升“党社联建”“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等党建扶贫模式,累计创建12个全省、23个全州先进基层党组织和101个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始终永葆团结奋斗的干事激情,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把三穗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推向前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千方百计、尽心竭力为民造福,努力让全县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三穗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