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天英 通讯员 王继义
回首2020,这是乘风破浪、务实笃行的一年,更是激浊扬清、正气充盈的一年。
惊涛骇浪更显中流砥柱,大战大考检验本领作风。一年来,在省纪委省监委和州委的正确领导下,黔东南州纪检监察机关以高度政治自觉担负起“两个维护”重大责任,忠诚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职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提供坚强保障。
社会民意抽样调查显示,2020年全州反腐败工作成效综合得分从全省第6名升至第2名,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实现历史新高。
心怀“国之大者”
在战疫战贫中忠诚履职尽责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华夏。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面对未知疫情考验,面对艰巨繁重工作压力,全州纪检监察干部挺身而出、冲锋一线,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州纪委监委第一时间组建13个监督检查组,采取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点方式,一手抓疫情防控监督、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政策落地监督,紧盯企业项目复工复产、脱贫攻坚等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实在没想到,项目审批的事情这么快就落实了,多亏了你们的帮助。”2020年3月,州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带队深入一线对复工复产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协调解决了黄平县尖峰水泥厂项目审批难题,该公司负责人胡红炜对纪检监察机关的帮助感激在心。
这是全州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紧盯一线强化政治监督、推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落实”的缩影。2020年,全州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检查,发现疫情防控工作问题261个,立行立改217个,限期整改19个,长期坚持25个;发现落实“六稳”“六保”问题128个,督查完成整改116个,正在整改12个。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决战决胜之年遇上大疫之年,挑战更大、任务更重。
处在大山深处的从江县、榕江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高、脱贫攻坚难度大,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州纪委监委在持续抓好14个县(市)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监督检查的同时,迅速把主要精力、主要力量聚焦“两江”,组建工作专班,通过清单式、台账式、全链条跟进监督检查,全力护航“两江”决战决胜。
分片包点、明察暗访、实地督战、专项监督、约谈提醒、查处问责……全州纪检监察机关以最严明的政治纪律护航最后冲锋,以作风攻坚促脱贫攻坚。2020年,全州累计发现扶贫领域问题1020个,立案520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92人,问责319人。
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宣布从江县、榕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黔东南州贫困县全部清零,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
创新完善监督方式
监督执纪问责更加精准有效
数月前,黔东南州一起购买盗版图书“返点”腐败案件,一度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看似平常的图书订购业务,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违法交易链”。
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四项监督”贯通发力下,某州直单位及县(市)相关部门索取或收受图书商回扣、返点的腐败内幕浮出水面。最终,相关人员依纪依法受到责任追究。
2020年,州纪委监委协助州委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森林管护区”创建,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一体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纪委监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落地落实;协助州委谋划部署开展党内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并建立完善问题反馈、督促整改机制。全州共查处“四个意识”不强、管党治党不力等方面问题298个,问责党组织52个,问责407人。
州纪委监委制定年度监督工作要点和调度表,持续运用日常了解、信访受理、线索处置、约谈提醒、谈话函询、列席民主生活会,以及回复党风廉政意见等监督措施,开展常态化可视化日常监督。
——认真贯彻落实“政治监督活页、廉政档案建设、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和“持续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问题专项整治”的“3+1”监督工作格局;
——推动完善对各级主要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组织下一级党委(党组)书记向上一级纪委全会述责述廉,探索强化“一把手”等关键岗位监督路径;
——着眼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监督体系,推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贯通融合;
——出台《关于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审查调查工作全过程的指导意见(试行)》,建立贯穿审查调查全过程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2020年,全州纪检监察机关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4283人次。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谈话函询、提醒批评2379人次,占比55.5%。全面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对受处理处分人员回访1294人次,对受到失实检举控告14名干部予以澄清正名,激励干部放下包袱、轻松上阵、干事创业。
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
不断提升标本兼治综合效能
“州政法委正县级干部宁东富,州应急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任家洪,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党组书记、主任刘光涉黑涉恶腐败和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2020年4月,黔东南州纪委监委网站发一则信息通报,迅速引起强烈反响,群众纷纷拍手叫好。
一年来,全州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同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深挖彻查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甚至充当“保护伞”问题,查办“三类问题”共立案223件233人,查办“三类问题”和涉黑涉恶“保护伞”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一年来,全州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不敢腐”重在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惩治和威慑,“不能腐”重在全域化、立体化、常态化制约和监督,“不想腐”重在立德铸魂、补钙壮骨、化风成俗教育和引导。
2020年,全州共立案1996件,党纪政务处分1871人,移送检察机关42人;查处违反政治纪律案件40件,党纪政务处分40人;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70起,党纪政务处分902人。
惩戒只是手段,教育和治理才是目的。十届州纪委五次全会第一次大会刚结束,全州警示教育大会随即召开,州级主会场和各县市分会场180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集体接受教育,齐听“警钟”。
2020年,全州纪检监察机关常态化开展正面教育、专项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分级分类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59场,教育党员干部13169人次。在高压震慑和政策感召下,94人到纪检监察机关主动交代问题。
坚持以案促改,突出标本兼治。一年来,全州纪检监察机关共督促对290个案件开展“一案一整改”,制发纪律检查建议书和监察建议书90份,推动整改问题433个,针对性建章立制178项。
强化自身能力建设
打造模范机关和过硬队伍
2020年,州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能力提升年要求,将能力建设工作纳入十届州纪委五次全会的重要内容进行再动员、再安排、再部署,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再细化、再明确。
全州纪检监察机关全面实施政治业务能力提升工程,将全员培训、政治训练和实践锻炼等作为促进政治和业务能力双提升的基础性工作,纳入全年重点工作任务抓紧抓实。同时,全力推进人才“双千工程”、大数据信息化工程、监督执纪执法保障强化工程,加强跟踪督促,确保规划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严格落实机关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围绕“秋粮抢收”到帮扶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落实党内关怀帮扶有关规定,组织开展政治家访120余次。
——出台纪检监察干部日常行为规范和“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办法,动态更新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从严查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召开全州纪检监察机关警示教育大会,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开展内部督查,邀请特约监察员列席州纪委常委会及州监委委务会,举办2020年“纪检监察开放日”活动,推动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贯通联合。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全州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把能力建设成效书写在正风肃纪反腐、遏制疫情蔓延、保驾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护航脱贫攻坚伟大胜利等生动实践中,全州党风政风正气持续上扬,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持续巩固发展,政治生态持续向善向好。2020年,全州共48名纪检监察干部和11个纪检监察机关获得州级以上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