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珺) 3月1日,出席州政协十二届六次会议的州政协委员分成11个届别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委员们履其职、尽其责,认真学习报告精神实质,深入领会报告核心要义,深入思考,踊跃发言,积极建言,展现委员风采、贡献委员力量。
委员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和州委各项决策部署,文风朴实、情真意切,政治站位高、大局意识强,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形势科学透彻,确立目标求真务实,制定措施精准有力,符合我州实际、顺应时代要求、回应人民期待,体现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是一个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大家认为,我州“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合我州实际、顺应我州各族人民期盼,擘画出未来五年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令人振奋、值得期待。
成绩来之不易,目标催人奋进。姜勇委员说,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既要抓牢疫情防控,又要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全年GDP实现增长实属不易。展望未来,信心满满。朱长林委员说,全州上下必须珍惜好今天来之不易的成绩,以高质量发展来统领,要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2021年计划中提出的十个突破方面,前6个新突破十分符合黔东南的实际情况。他建议将工业排到第一位,不断做强做大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人口就业。吴元委员、张光菊委员建议,提前谋划好招商引资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出击有的放矢,加大对企业的走访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瓶颈。
乡村振兴大有可为,文旅产业未来可期。范钟声委员说,黔东南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我们要持之以恒用好民族文化这一瑰宝,做好民族医药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把非遗项目转化为非遗经济,助力全州乡村振兴。谢江华委员建议,针对乡村旅游平台经济,打造本地平台经济,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为企业服务。罗国权委员说,希望十四五期间,我州用好“两个宝贝”,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职责扛在肩上,任务抓在手上。委员们纷纷表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奋进“十四五”逐梦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将立足新时代、新使命,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我州2021年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题,围绕州委、州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以饱满热情履职尽责,为黔东南发展贡献政协智慧、政协力量。